置朔方郡后,第一任统兵此处的将领就是苏建,当时他率众修复了秦朝时修筑的要塞,初步修建了郡城,又从关东地区移十万贫民到此垦荒,使得这个郡初具雏形。两年前崤山以东的水灾之后,在桑弘羊的力主下,朝廷又向五原郡和朔方郡南部一带移饥民七十余万人,分配田亩、发放口粮衣被、借给种子农具,让他们在此安家,这一下人口多了不少。
朔方郡初置这些年,一直在进行的是三项工程,一项是筑城,一项是兴修灌渠,再一项是修复长城。具体来说,全郡共筑有十座县城,大都分布在黄河沿线,郡城的规格更是不小,四门八街三十二坊,现在还没有全部完工。而兴修灌渠则是为了屯垦,引黄河水浇灌田地,这项工程已经开工三年,用工数万人,现在也颇具规模了。至于修复长城,则是在黄河北面的阴山之上,沿秦代长城的原址进行修复,更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
所以霍去病到来之后,除了练兵,还经常需要东南西北的巡视。像是朔方这种边郡,然不算太多,地盘可是着实不小,东西有五百余里,南北六七百里,就算骑着快马,一圈巡视下来也需要十来天。
其实,也正是这种风尘仆仆的巡视,才能令他经常忘记自己的流放之苦,因为这个时候的他,找到了新的兴趣和方向。
因为跟古往今来的很多聪明人一样,霍去病也是那种操心操不完的人,以前匈奴犯境,他天天琢磨该怎么打,现在形势转为主动,他又在琢磨该怎么守了。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华夏兵家的根本思想,一直就是积极防御。华夏道统本身就是反对扩张称霸的,而兵家不离道统,老子云“兵者凶器也”,孙武云“非危不战”,说到底就是慎战二字。
华夏兵家的积极防御,具体来说是一种有反击有进攻的防御,绝对不是只依赖一道长城的消极被动的防御,历史早已证明,仅靠一道长城是防不住匈奴的。而现在,经过卫霍连续几次的大规模反攻,已经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那么此时来研究如何加强边境的防守,才可谓正得其时,也是一个优秀兵家自然而然的考虑。
而且这个积极防御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被继承着,依然是当代国防战略的本质思想。我们必须说,华夏的兵家确实很厉害,他们既有人文情怀又有战略智慧,他们思想的光芒跨越了时间,从先秦一直辉耀到了如今。
霍去病记得自己年少时,就非常欣赏前代名臣晁错,晁错虽然是个文臣,但却堪称抗击匈奴的先锋,比如他提出的“募兵制”建立了职业军人制度,大大地提升了汉军的战斗力,霍去病自己也是深受其惠的。
他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曾读过晁错的《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可以说深受影响。这两疏的要旨,就是让兵士携眷屯垦,从而藏兵于民、取食于本地。但当时的自己毕竟没有直观感受,后来连年征战,也没有时间去很认真地思考,直到今日身临其境,才算是有了切身体会。
屯垦这个办法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却很少有人知道,此法实则起始于西汉时期。别忘了在秦朝时,边关还是靠征发士卒轮流戍守的。戍边者临去时,家人相送,牵衣痛哭,一片悲惨景象;及待到了边关,还不等呆上一两年充分熟悉边事,就又到了轮换的时候了!
而一旦到了乱世,这种做法的弊端更是明显,比如秦末之时,曾经由蒙恬率领的几十万戍卒就去向不明,以至于河套平原从此被匈奴人占据。这还不算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陈胜吴广的起义造反,不就是九百名赶往渔阳边关的戍卒,在半路上闹事了吗?这一闹,把秦朝的天下都给闹没了!
所以霍去病这些日子来,总是在考虑这些问题,渐渐地也有了些自己的心得。周围的人经常看他若有所思地东看西看,即使回到了朔方城里,也是半夜不睡,趴在案上又是写又是画的,也不知道他在搞些什么。
翘_臀女神张雪馨火辣丁_字_裤视频曝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baixingsiyu66(长按三秒复制)!!
喜欢汉家儿郎——冠军侯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