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中—— 当年曾经说服代善拥立皇太极即位的萨哈廉的儿子,因在宸妃去世后未能如丧考妣,甚至“作乐”,而被皇太极夺爵。“作乐”尚且如此,何况立储……
皇太极已经被宸妃去世所击垮,天崩地裂!不知哪天就会降临。庄妃很清楚,不立嗣将来必然会有一番争夺……
本来按照当年皇太极那含而不宣的在五宫后妃所生的儿子中择立继承人的意图,也该轮到皇九子福临了。
但身边的人包括皇后在内,谁也不敢提到这个会勾起皇帝伤感甚至发怒的话题,一个涉及到清朝国本的问题就这样拖着,真不知要拖到哪一天……
庄妃所担心的一幕终于发生了: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多情天子终于追随他的心上人而去了。
后宫一片悲哀,在悲悲切切的啼哭声中既有对大行皇帝的追思,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担心。
众妃嫔不会忘记17年前□□晏驾时后妃被逼殉葬的悲剧……
在后妃中只有一个人顾不上流泪,此人就是庄妃,不是她太绝情,而是她必须面对皇太极突然去世所造成的动荡局势,如果处理得好她的儿子不仅能入承大统,后妃被逼殉葬的厄运也就能避免。
多尔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会把17年前□□去世时的旧账一笔勾销。
如今多尔衮是功绩显赫的睿亲王,32岁的睿亲王已经步入政治成熟的年纪,何况在他周围还有一母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以及两白旗大臣的支持,多尔衮肯定会为兄弟全力一拼的。
皇太极亲自统领的两黄旗,绝不会允许帝系从两黄旗向两白旗转移,而且两黄旗大臣中的核心人物都把同多尔衮竞争的希望寄托在长子——35岁的肃亲王豪格身上。
作为皇长子的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多尔衮。
当时的多尔衮由于功劳太大,支持者又多,势力也大,成为了豪格的最大的对手。
豪格力大超群,久经沙场,屡建军功。按“立长”的规矩,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尽管豪格在诸子中lùn_gōng劳和能力最有优势,但皇太极生前却并未有立豪格为嗣的举动。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多尔衮已经答应帮多铎登上皇位,虽然这个结果肯定是不容易的。
不过不争大家也会认为自己在争,最后做不做就另说了。
豪格生性柔弱,从帝位之争中就反映出来,也是他错失皇位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他在关键时刻的“性柔”,使支持他的力量大失所望。后来,两黄旗将领明确坚持“立帝之子”,不再专注于豪格;多尔衮口口声声他“无继统之意”,都反映出当时形势的细微变化。
不过,从豪格自身分析,当他自称“德小福薄”时,确实也有难以启齿的隐忧。
就因为当时皇太极已经对他妻族不满,就把妻子一刀杀了,这里就看出他不仁德!
后来皇太极把他妻族的权势收拢,大部分都奖励给了豪格,或许有点补偿的意味。
没有立他为太子,一方面是因他太柔弱了,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太狠了,人品有问题吧!
再者,他的母妃在皇太极有名位的15位后妃中,地位不显。
崇德元年封的五宫(即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后妃,都是蒙古族,豪格的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不在其列。
在皇太极的11个儿子中,豪格的出身又不是最显贵的,只是年龄居长,所以他自称“福薄”,也并非无的放矢。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着急赶回京城,就怕自己不在京城,就被谁先拥兵上位。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上位的。
庄妃:“什么?多尔衮回来了?”
下人:“是的。”婢女偷偷看了一眼她就低下了头。
庄妃:“下去吧!”她坐在那儿冷静的思考着该怎么应付多尔衮。
似乎下定了决心似的,派人和小玉儿联络,好歹是一族的。
下人空手而归,脸色晦暗的,庄妃看他这付样子,就知道没有答应。
庄妃:“小玉儿啊小玉儿,你以为不联系,不支持我,他就会喜欢你吗?天真!”自言自语一通,又吩咐下人。
“我要和多尔衮见一面。”庄妃的眼神中带有势在必得的凶狠劲。
下人瞄到了庄妃的眼神,连滚带爬的下去准备一定要请到睿亲王,不然就是以死谢罪。
多尔衮和多铎在睿亲王府才分道扬镳,弄得这么声势浩大就是要威慑其他人。
为什么是在睿亲王府?因为要转移目标让他们继续以为多尔衮要争权而不是多铎,大家也猜不到。
看起来好像是有点藏头露尾,不过这都是策略啊!
多尔衮接到了大玉儿想要见他的消息,本来想拒绝的,不过想想还是不舍得!
没有进家门就去见了大玉儿,本来是不容易见到的,不过现在宫里这么乱,带一个人进入还不是很容易!
大玉儿在他来的时候就挂起了忧郁的表情侧对着他,忧郁中又带着甜蜜的笑容。
“他死了!我们可以在一起了!”她眼中噙着眼泪始终没有落下,等他进来叫了他一声才慢慢落下。
一向坚强的人突然哭了,那其实是比一直柔弱的人看上去来的震撼!
大玉儿看他只是愣在那儿,盯着她看只能接下去演。
“不知道新皇会不会让我们殉葬!”
多尔衮听到了‘
喜欢(历史同人)清朝皇帝歪传(快穿)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