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病毒和细菌,其实是勋本人也没怎么搞明白,但这不妨碍他端出些后世的常识来糊弄“医圣”。因为他早就说过了,自己不通医术,但是研究过“道”,也就是宇宙间的一些基本规律。道这玩意儿虚之又虚,我就这么一说,你要是觉得某些问题可以契合最好,要是觉得契合不上,那也无从验证,只能说明你的理解还没到那一步而已。
“菌”这个字,本指菌类,所以细菌不怎么好解释——会被误认为是小蘑菇吗?“毒”就比较好理解,但“病毒”二字才到嘴边,他又给咽了。因为病毒一词要搁古代来看,造得并不严谨,人无论ròu_tǐ上还是精神上,各种不舒服都可以叫做病,疯子也是病,中箭也是病,跟毒又有啥关系了?
所以他改口说“疫毒”,疫就是急性传染病,这才跟病毒有关,而且,才跟目前的情况、说话的主题相关,不会离题万里。
“疫毒之微,小过尘埃,目不可见,鼻不可嗅,因腐恶而生,人感之而乃得疫,得疫而毒增生,随气呼之于外,吸之者亦将染疫也。是故息疫之术,用药固为一端,隔绝病患亦极紧要。生者隔离,使气息通而毒渐散,易痊也;死者及生者染毒之衣物、用具,或焚烧,或深埋,使生者不沾,则可阻疫之大行。日常但食沸汤,不饮生水;屎溺善处,与人居远;秽物莫近,腐食勿进。如此。则疫又何患耶?”
说白了,是勋提出几点对付传染病的常识。一是隔离患者,二是善加处理患者的衣物、用具,三是平常注重个人卫生。他说如此一来,就算有传染病,也可以对其加以有效控制,不至于引发瘟疫大流行。
这些常识,其实绝大多数这时代的人也都明白,但是纯从经验得来。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勋将出个“疫毒”的概念来,那这些处理手法就都可以一以贯之,一言蔽之了。
张机听得是目瞪口呆啊,他一时间也想不明白这“疫毒”之说,究竟是有理还是无理,是是勋真的通晓了其中之“道”呢。还是纯粹的猜想。这要是换了一个人,或许继续往深里问,最终问得是勋无言以对,或者既然这套道理我从来都没听说过,那就干脆当耳旁风。张机可不一样,这人确实研究医术研究疯魔了。是勋一边说,他就一边想,是勋说完了,他还没想明白,于是就跟这儿跪坐着。愣愣地望着是勋,其实是在神游物外。
是勋心说此时不闪。更待何时啊?当即站起身来,朝张羡微微一揖:“日暮矣,吾将安歇。且待明日启程往武陵去,出兵之事,还要劳动长沙。”张羡也不搭理自家兄弟,赶紧起身还礼,让桓阶把是勋、孙资送到寝室去。
终于离开了那间屋子,把张仲景抛在脑后,是勋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心道好险……我以后还是别这么玩儿了,别再跟专业人士面前充大尾巴狼吧……
是勋本打算第二天就启程往武陵郡去的,然而人世就是有那么多的无奈,几乎是一夜之间,他带来的那四百部曲就接连病倒了五分之一,还包括一个幕僚孙资。张羡闻讯可吓得不轻,赶紧叫兄弟张机过来按脉。还好,张机忙活小半天,得出的结论:“皆北人也,水土不服所致。”不是瘟疫。
是勋只好把这些家伙都暂时留在临湘,请张机诊治,张羡照看,自己又多留了两日,然后带着余众出城西去。他这回到长沙来,还随身带着小妾甘氏哪,甘氏瞧着柔弱,身体倒很健康,在船上时候也不晕,下船入城也无病。
估计因为甘氏本来便是南人,老家与其姑夫陶谦相同,都是扬州丹阳郡,祖父甘定做过苍梧太守,其父曾随父就任,即在苍梧迎娶了其母。所以甘氏对长沙气候的适应性比是勋等人都要好,而且打小就乘过船,也没有晕船的毛病。
然而经过此事,是勋却不禁谨小慎微起来,生怕再带着甘氏长途跋涉,把她累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办啊?因而也让她暂时居留临湘,反正自己只是去武陵打个转,最终还是要回长沙来的呀。
一行人离开临湘,即乘船顺湘水而下,转入资水,来到益阳。临湘是长沙的郡治,因濒临湘水而得名,目的地武陵的郡治则为临沅,顾名思义,亦因濒临沅水而得名。两千年后,湘江、资江、沅江全都注入洞庭湖,经洞庭湖而入长江,但在这个时代,洞庭湖的范围还很小,西域和南域皆为洼地和沼泽,湘、沅都自洞庭入江,资水却直接湘水,并有沟渠与沅水相通。
也就是说,是勋可以在益阳附近由资水入渠,北入沅水,则折而向西,抵达临沅——这一路上连船都不用下,倒是比来的时候还要轻省啊——倘若部曲们全都习惯了乘船的话。
不过,从西陵以南长江段,直到临湘,再从临湘到临沅,完了还得折回去,来回四趟水路,距离都在五百里以上,是勋估计这趟出使结束,自家部曲应该全都不憷乘船了吧?说不定比原本历史上那些玄武湖里出来的曹兵,还要擅长水战……起码擅长跟船上呆着。
他那些部曲多为汉人,也有一些匈奴人,个个儿四肢发达,体格健壮,除了个头儿最高不过一米七多,最低只有一米六外,瞧上去就全是北方大汉、百战精锐。可是不管再怎么能打,再怎么强壮,该生病还是一样生病,乘趟船就都变成软脚虾了。是勋就琢磨啊,吾亦北人也,身体还没他们那么好,我怎么就没水土不服呢?
难道是当
喜欢汉魏文魁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