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勋最大的弱点就是无远志,只想着傍个老大去吃安生饭。想想也是,人的志向都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立志成就丰功伟业,而是勋从两千年后被穿越到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年代来,好好活下去就是他唯一的念想。况且,从穷坳里饭都吃不饱的小崽子,机缘巧合加李代桃僵,如今混进士人群中,还得仕州郡,际遇有如天渊之别,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不禁觉得人生如此,于愿以足,夫复何求呢?
他此前的种种冒险,都有很大程度是因形势所迫,其实个人的被动应招为多,主动出招很少。所以此番陷入徐州的漩涡,搞得他手足无措,本能地就想逃避。但是他并不傻,从郯县城内返回是家庄院,再从白昼到黄昏,他在和媳妇儿一起整理行装的同时,也反复地回想短短半天内的遭遇,把很多问题想得更加透彻了。
因而当陈登突然开口劝他前往邺城去,是勋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只是淡淡地反问道:“荀友若去找过你了吧?”
陈登点头:“此前荀友若以为只要说服了陶使君,则徐州自然可附袁氏——他想得太过简单了。今日午后,他来寻找愚兄,备言以徐州附袁之利,又说想请宏辅往冀州一行……”
是勋垂着头,用手指随意地在席子上划着圆圈,缓缓地说:“徐州这一团乱麻,我找不出解决之道,因此欲返回兖州,再去求教高人……难道元龙你以为,只要我去一趟冀州。则乱麻可解吗?”
陈登答道:“乱世之中,徐州难以独全,必有所附,然后得存,这本是宏辅你的见解。其实。徐州之事本来便是乱麻一团,昔时你独能从中理清线索,今日之局若欲求解,也非你不可啊。”
是勋微微撇嘴:“昔日我与你论及天下英雄,元龙大才,自然不会偏信我的一面之辞。勋曾得见刘玄德。却不言以徐州附刘,故此你要荐我往兖州去。待我得见曹孟德,定下徐州附曹,元龙你便为此设策奔忙。但我终究还并没有见过袁冀州……”
陈登捋须而笑:“我相信宏辅你的眼光,倘若你去过冀州以后,仍然以为袁绍非命世之才。愚兄定然再无所疑。”
是勋完全明白陈登的意思。话说这时代有些志向的士人,也分两类,一种志在天下,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孜孜以求的都是个人才能的施展、抱负的达成,就好比荀谌之辅袁绍、荀彧之辅曹操,其实他们都是豫州人。袁绍在冀州,曹操在兖州,暂时跟他们的家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第二种就是陈登这样的,有着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他不在乎谁来掌管徐州——扬州人陶谦也好、幽州人刘备也好,或者是并州人吕布、豫州人曹操——只要能保乡梓平安,就肯为他效命。
所以是勋一心想把徐州献给曹操,但是陈登却未必肯一棵树上吊死,他会考虑更多种可能性,会更多地为徐州而非天下来设谋。以如今的局势而论。关东最强大的诸侯就是冀州牧、行车骑将军袁绍,那么徐州想要保安,为什么不能去依附袁绍呢?当然,天下大势是会有所转变的,强权未必能够长久、弱势未必不能翻身。在这方面,陈登还是相信是勋的眼光的——其实他的交游不出徐方,所以自己难以单独作出判断,只好相信别人——然而此前是勋从来都没有见过袁绍,他为什么就认定袁绍不能成事呢?所以陈登才希望是勋能够接受荀谌的邀约,往冀州一行,去跟袁绍见上一面再说。
倘若是勋见了袁绍回来,仍然坚持从前的口径,那么陈登也会继续无条件地支持他。但倘若是勋压根儿就不肯去见袁绍,他对袁绍的印象完全来自于传言和别人之口,陈登就难免心里打鼓——是宏辅就不会误信人言吗?眼不见即作判断,这种判断真的可靠吗?
那么,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要冒险跑一趟冀州,去见袁绍?是勋低头沉吟不语。陈登伸出手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膝盖,安慰道:“今日宏辅也见到了,陶使君独使愚兄行文,表奏孟章,可见他对愚兄的信赖,已在曹、麋与卿三兄之上。只要拿定了主意,愚兄有把握稳定徐州的局势,将来不管附曹还是附袁,都不必宏辅你再伤脑筋了。”
是勋瞟了他一眼:“你打算如何做呢?”
陈登先不回答,反问道:“宏辅以为,刺杀陶使君之贼,究竟是受谁指使?”是勋答道:“不是袁术,便是笮融。”陈登点头:“愚兄奈何不了袁公路,却视笮伟明如草芥尔。只要使陶使君相信,笮融便是罪魁祸首,正好卿舅曹叔元要率军南下,以镇广陵,愚兄即可为其策划,趁机除去笮融。进而再因笮融之罪而挟持麋子仲与卿三兄,则刘备亦无能为也。徐州可安。”
是勋提醒他:“笮融奸狡,行事无所不用其极,元龙其慎。君子爱惜羽毛,小人肆无忌惮,是故君子常为小人所算。”陈登微微而笑:“先告罪了——其实卿舅曹氏兄弟,亦未必为君子也。”
是勋闻言,也不禁笑了起来——曹豹还则罢了,曹宏要是也算君子,那这世上就没有小人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世有两个人的请求,他从感情上就压根儿无法推拒,一是太史慈,二就是陈登。陈登好言相劝,想让他跑一趟冀州,他满心地不想去,但就是张不开嘴来拒绝。当下又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皱眉说道:“倘若袁绍可附,或许弟便留在冀州……”心里却说,那他喵的就完全不
喜欢汉魏文魁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