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举起投枪
战士,举起投枪……(代序)
李晓晔1990年,江苏省“扫黄”办成立;
1991年,镇江市查处“9.18”非法出版案;
1993年,无锡市查处吕平非法出版案;
1995年,吴江宝碟公司制作、贩卖盗版、yin秽光盘案被查处;
1996年,南京市查处李红兵非法出版案;
1996~1997年,盐城大丰市查处唐葆春非法出版案;
1998年,淮阴市查处王士华非法出版案。
……
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理论上有一套,管理上有创新,许多见解和做法对全国的“扫黄”、“打非”工作都有指导意义。至于冲锋在前,不避生死就更不用说了。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扫黄”、
“打非”先进个人,1996年、1997年两年被评为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江苏省“扫黄”办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在江苏采访的日子里,我访问了不少基层的同志,听到了许多对陆幸生的评价——
公安部门的同志:表里如一,像一碗清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淮阴的同志:人品正,能力强,工作起来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
镇江的同志:把工作当成事业,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省“扫黄”办的同志:敢讲真话,敢于斗争。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们常说,从事“扫黄”、“打非”工作要过“三关”:疾病关、生死关、人情关。自1990年调入江苏省“扫黄”办至今近10年来,陆幸生几乎每天都在冲锋陷阵,过关斩将,与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1991年,陆幸生和镇江公安局的同志们一道赴安徽追捕“918”案件的主犯曹志欣。当时,大家对办这类案件没经验,非常需要他随行。不料从镇江出发刚2个小时他的胆囊炎就发作了。剧烈的疼痛使得他倒在车上直滚,豆大的汗珠不住地往外冒。大家都劝他回去治疗。他怕影响行动,说什么也不肯。从9月26日出发,到9月28日胜利返回,3天中,他与公安的同志们一道,吃住在简陋的招待所,往返于城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上,硬是忍着巨大的痛苦完成了任务。他的胆囊后来被摘除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无胆英雄”。
比起疾病,化装深入犯罪分子的窝点侦查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1995年6月,全国“扫黄”办决定查处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经销非法音像制品的问题,派出了联合调查组。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从明处出发,浩浩荡荡开赴义乌;另一路则先行一步,暗中调查。接到化装侦查的任务后,陆幸生二话没说,立即动身。临仃前他还刻意打扮了一番:换上一件花衬衫,把爱人最粗的金戒指戴e,平时不抽烟这回也赶紧学习,最后以一副书商模样和另一位扮伙计的同志出发了。在义乌,他们很快买到了十几种盗版带。有商贩见他出手阔绰,就问:要不要更好看的?于是又买到了20多种yin秽片。这时,有一个40多岁的女商贩走过来说:“这还有更好看的,不在这儿,在仓库里,离这里有二三里路,想要的话可以跟我走一趟。”于是陆幸生二人便跟着女商贩上路了。走到半路,女商贩突然用怀疑的语气说:“我看你们像雷子(指公安)。”陆幸生哈哈一笑说:“标准的生意人!”女商贩冷笑一声:“你们要是雷子的话,就栽了!”见没问出什么,女商贩终于把他们带到了窝点——迎江路xx号,一幢居民住宅区,并从一间黑乎乎的小屋的房梁上拿下了几十盘yin秽带子让他们挑。在顺利拿到证据后,他们直奔杭州与中央检查组的同志会合,然后又直扑义乌。在陆幸生的带领下,
当地公安人员一举擒获了那个贩**秽录像制品的女商贩,并顺藤摸瓜破获了温州一个很大的团伙。
比起化装侦查,不法书商找上门来威胁、报复,则将生与死的考验直截了当地摆在了面前。去年的一天,陆幸生的爱人正在单位上班,忽然来了几个操东北口音的不速之客将她叫了出去。这人面含杀机,眼露凶光,冷冷地说:“你是陆幸生的爱人吧。我们是做书的,请他放我们一马,否则不要怪我们对不起他!”晚上,又打电话来威胁,半夜还让人用砖头把他家的书房玻璃给砸了。陆幸生在电话里义正辞严地说:“我活了40多岁,活得很充实。死就死,没什么可怕的!我是一个“朝闻道,夕死可也”的人,我倒是要请你考虑你们这样做的后果。”在陆幸生家,我问他妻子对此的感受。她说:“我和女儿当然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我和孩子都为他骄傲。我常对孩子说,你要有你爸的一半努力,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更好的。”
省“扫黄”办的同志告诉我,像这样的事多着呢。有一次,检查扬州彩印厂盗印挂历的事,不明真相的工人把检查车团团围住,后来打“110”才解了围。去年突击检查珠江路电子一条街时,一个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把他的手臂都抓破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每一位从事“扫黄”、“打非”工作的同志来说,吃苦受累,履险赴危是家常便饭。而对陆幸生来说,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从每一件案子中发现问题,并上升到理论层次予以解释,从中摸索非法出版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找出相应的对策,则是他与众不同的特点。
1991年江苏省镇江
喜欢银色诱惑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