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放:“我们是‘光辉乐队’,你的歌太棒了!”
各自介绍一番,王梓钧才知道这几人并不是电视台的人。他们平时都是在酒吧之类的场所卖唱,这次是死皮赖脸一分钱不要、倒贴来为歌唱比赛伴奏的。即便如此,大多数选手依旧选择用木吉他自弹自唱,剩下的也是唱片伴音,几个人坐在台上闲得蛋都碎了,才有王梓钧去赏光。
“光辉乐队”的键盘手兼队长叫冯乃凯,是个身高1米7的粗壮男子;鼓手是个微胖健壮光头男,叫李豹;借给王梓钧电吉他那人一脸的青春痘,叫陈飞鹏;剩下的贝斯手和队长是兄弟,两人长得很像,叫冯乃歆。
其中冯乃凯和李豹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有自己正式的工作,闲暇之余组建了乐队。只是玩摇滚在台湾根本没有市场,就连许多酒吧都不请他们唱歌,这次见王梓钧居然将摇滚与民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顿时惊为天人。
“我们平时都在西门町那边唱歌,有空过来切磋切磋。”冯乃凯诚挚地发出邀请。
这算不算台湾摇滚乐先驱?
王梓钧心中对这四人有些敬佩的,讨来了他们驻唱的地址,说好下次一定会去,几人才笑着离开。
“明天还有比赛吗?”林丽霞脸上的红晕终于散去,为了转移姐姐的注意力,她主动问起话来。
方南回答道:“我和梓钧已经通过了,要下周六才有比赛。”
林丽霞惊喜地说:“那就是明天可以一起出去玩了?”
林清霞没有阻止妹妹的话,反而有些期冀地看着王梓钧。
“抱歉。”王梓钧摊摊手,“我明天有些私事要处理。”
“哼,讨厌鬼!”林丽霞撅着嘴把脸调开。
王梓钧不是敷衍,他真的有事,他要去找一个叫做古龙的老酒鬼喝酒。
……
比赛刚刚结束,赛场就轰乱起来,里面的人到处找寻王梓钧的影子,希望能和他进行音乐交流。可惜他们找遍了整个大楼,都没有见到王梓钧的影子,只能祈祷下周六快快到来。
那位女评委回到电视台音乐部,立即冲进里面的办公室,欣喜地说:“黄部长,今天下午的比赛中出了个天才!”
歌唱技巧和嗓音都很不错而已,哪里算得上天才?黄部长心里这样想着,挥手道:“我知道了,下午和我小乔也在场,那青年确实不错。”
“部长您也认为不错?我看这次比赛的冠军绝对是他。”女评委激动地说。
“小乔也说他不错,既然你们都喜欢,那就是他吧。”黄部长笑着说。
两人纷纷称赞起来,可惜谁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人,黄部长在王梓钧演唱以前就离场了。
――――
感谢台湾的朋友“”提供71年的真实工资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今晚不会再更新了,我要抽时间改前面的硬伤。大致情节没有改动,只是调整一下细节。
012【鬼见愁】
下午和林清霞等人在西门町逛了会儿街,王梓钧便与他们分开,坐车朝牯岭街而去。
许多外地人对台北牯岭街的印象,恐怕还要来自于著名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但当王梓钧来到这里时,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书,无穷无尽的书海。
以牯岭街为中心,渐渐蔓延到厦门街、福州街、宁波西街等相邻街道,处处都有人设摊开店,贩卖期杂志、漫画、月历,用过的教科书、各种杂书,乃至绝版书、线装书、手抄本等等。
王梓钧走进这里,就像置身于一个书的海洋,连空气中都散发着墨香。
这简直就是个超级书城!
要说书城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日据时期。当时牯岭街的所在,是台湾“总督府”的宿舍区。战后日本人遣返在即,纷纷整理家当,将字画、古董、藏书等就地摆摊,低价出售。日本人走后,市集隐然成形。
国军南撤后,各种外来人员又成了旧书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有些香港的书商从大陆收购不到旧书,就到牯岭街来买,一大箱一大箱地搬走。像抗战前大陆出版的文学作品、学术教材、大学用书都成了抢手货。文史哲类的期刊,诸如《长流》、《文坛》、《读者文摘》等,每次都是货刚到就被抢购一空。
难怪一代武侠大师古龙会选择在这里居住,无他,淘书太方便了啊。
牯岭街21号,三福公寓,古龙的居所。
王梓钧手中拿着书稿,在敲门的时候竟然有些紧张,这种紧张感在初遇林清霞的时候亦曾有过。
屋里响起脚步声,门很快打开。
“请问,你找谁?”开门的是个20岁左右的清秀女人,身材娇小而有韵味。
王梓钧正色道:“我找熊先生。”
“你是出版社来催稿的吧。”女人一副恍然的表情,“耀华他和朋友喝酒去了,可能要半夜才回来,你明天早上再来吧。”
王梓钧心中有些失望,却并未气馁,问道:“不知道熊先生在哪里喝酒?”见那女人面露警惕之色,王梓钧笑着拿起自己手中的书稿,补充道,“我是熊先生的书迷,自己写了一本书,想请熊先生雅正。”
那女人见了书稿后,也去了疑心,想来是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她没有请王梓钧进屋,而是指点道:“耀华说有个武侠界的前辈回台湾,今天去给他接风,听他电话里说,好像在中山北路那边的富豪酒店。”
通过简短的对话,王梓钧就感觉到这是个没什么心
喜欢台湾娱乐1971(YD)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