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结尾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说是情理之中,因为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该想的,想讲的故事都讲完了,自然要结尾,这个早在四月底就说过,因此是很自然的结果。
说是意外之外,是因为这一段原本可以写得更细一点,交待得更清楚一点,比如魏霸应该和刘禅还有一个交心的过程,叙叙君臣情,让刘禅这个苦孩子倒倒苦水之类的,禅让什么的,也应该有个一波三折。原本计划中,这才是最后一个。
可是,写着写着,老庄突然发现,丞相一死,就没有了。放眼天下,除了丞相,谁都没有资格作魏霸的对手,不管老庄怎么动心思,都已经没有什么精气神。就和《三国演义》一样,第104回丞相归天,接下来的十几章都淡而无味。老庄的水平不能及老罗一个衣角边,可是意思是一样的。
一念及此,一个略显匆忙粗疏的结尾就出现了。
老庄也是到这时候才明白:丞相,其实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主角。主角死了,自然应该落幕,再拖下去也没什么意义。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疏忽,木已成舟,将来有机会再改——不过,通常来说,是没什么机会了。
然后再说一说丞相。
《三国演义》有两个主角:关羽和诸葛亮,而本书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丞相。
作为网文的主角,是不能失败的。主角悲剧,往往意味着作者也要悲剧。所以,丞相不能作为网文形式上的主角,只能由魏霸代劳。可是实质上,老庄最用心的人物是丞相。
当然不是《三国演义》或者传说中的丞相,而是历史上记载的丞相。
作为本书形式上主角魏霸的最大对手,丞相是个反面角色,老庄没有太多的着墨他的功绩,而是着力刻画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本质。在老庄的眼里,他不是什么道德楷模。而是一个政治家。在政治家的范畴中。他也许是一个讲道德的,比如他的俭朴,比如他的政绩,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过。我们不能忘了一个前提。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而搞政治的,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道德君子。
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中国如此。外国依然如此。
因为政治就是一锅烂酱,真正的道德君子最多只能作为点缀,能成功的都是伪君子、真小人。前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过于王莽,后一个例子就数不胜数,无须一一提名。
如果承认这个前提,那么我们才可以看到诸葛亮的伟大,真正的伟大。
(我说的伟大,和后来的儒家所说的伟大是有区别的。我虽然也靠卖字吃饭,却不认同自己是一个书生,当然书生们也不会认同我。哈哈!)
要求政治家在政治这个烂酱缸里保持纯洁是不现实的,能保持最后一点底线,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谋私利,就称得上君子。诸葛亮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说他虽然不完美,却是政治家中的君子。
他也许穷兵黩武,但是他没有牟取私利。
他也许残酷的打击政敌,但是他没有无原则的滥用私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弟弟诸葛均一直没有掌握实权,长水校尉不过是个虚职。实事求是的说,如果诸葛亮有私心,马谡完全可以不死,诸葛均哪怕是一个人渣也可以掌握大权。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
他有政绩,都江堰不是他最先修的,但是他对维护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能以一州之地采取主动攻势,足以证明他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
当然也足以证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
我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看法,在书里已经再三提到过:正兵无敌,用奇为短。
正兵无敌,来自于他的严谨,来自于他的聪明。的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还是一个战场新丁,战略战术都有些理想化,但是他的学习速度是惊人的,最后能与后三国时代的军事家司马懿抗衡,这本身就证明了他的能力。至于用奇,也许是天生性格所限,也许是本钱太小,总之不敢冒险,不敢放手一搏,这是事实,我们也无须为尊者讳。
如果能简略的看一下诸葛亮的用兵思路,大致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他是计划型的,精打细算,谋定而后动。如果不是蜀国的实力太弱,而他又有事必躬亲的习惯,活活把自己累死,能多活个十来年,情况也许大有不同。又或者如书中所说,在建安十三年之后,刘备就让他统兵,可能历史又是两样。
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得多,是因为很多人不看历史,一直用演义做依据,把诸葛亮想象成多智近乎妖,羽扇一摇,就有奇谋出现。说实话,那都是书生意淫,当不得真的。
老罗为了突出刘备的仁,活生生把一个枭雄刘备变成了没用的老好人,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却把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变成了江湖术士,都是书生习气惹的祸。在成就了他们同时,也毁了他们。
现在那么多黑刘备,黑诸葛亮的,恐怕和这份逆反心理有脱不清的关系。
所以,老庄说,这本书里诸葛亮虽然是一个有反面成分的配角,却不是反角。老庄只是想写出他作为政治家的那一面。虽然争论很多,但是老庄也听到了不少支持的意见。可以说,这本书的成绩,有一半来自于这个人物。而如果有读者因为不满老庄的意见而去翻一翻《三国志》,老庄也将感到非常欣慰。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人不能失忆,更不能被虚假的记忆所迷惑。同样,一个民族
喜欢霸蜀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