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纤长,轻笑道:“下官可以向诸位大人保证,这些证据,绝不是捏造的。”
“不可能!”
吏部主事头一个跳了起来,额前青筋暴起。
他手指着傅云英,一字字道:“我外祖家乃书香世家,世代读圣贤书,从我外祖父的祖辈起,年年捐出大笔钱钞,架桥修路,接济孤寡,逢灾荒年施粥、免租,县里人人称颂,我们家怎么可能通倭!你含血喷人!”
傅云英面色如常,道:“唐家确实做了不少善事,可他们用来做善事的钱,却是为海寇通风报信所得!”
吏部主事脸色僵硬。
旁边几个人忙站起来,拉吏部主事坐下,小声劝他。
这场夏日酒宴,背后的主人是万岁爷,既然傅云都把册子拿出来了,那说明皇上早已经调查清楚,确认无误,才会把他们叫来,这个时候嘴硬有什么用?
还不如讨好傅云,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他们寒窗十年,能爬到如今的地位,实属不易,实在不舍得就这么狼狈离场啊!
傅云英站起身,环顾一圈,缓缓道:“诸位大人,下官曾在书院读书,一直记得刚入书院时,先生教过,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读书?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光耀门楣,为了建功立业。”
众人都看着她,神色是赞同的。
她接着道:“先生还说,为了高官厚禄而读书并不可耻,但读书远不止于此,真正的士子,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就如横渠先生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人读书,到底为何?
答案有很多种,而张载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最崇高的价值理想。
文官们有崇高而坚定的信仰和理想,才能为之劳筋骨,饿体肤,空其身,忍所有不能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时时刻刻关注着天下苍生福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是有无数这样抱着崇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的先贤,才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涌现出一大批名留青史的学者。
傅云英话音落下,众人心头颤动,怔愣片刻,都站了起来。
他们亦曾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在官场上打了几年滚,棱角早就被磨平了。
傅云英举杯,饮尽杯中热酒,笑着道:“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听她说出张载的那几句话,汪玫眼珠一转,心里有了底,亦举杯,笑看她一眼,感叹一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他官员看不懂他们俩之间卖的关子,面面相觑。
傅云英放下酒杯,拍拍手。
乔嘉领着人走进水榭,手里端着火盆架子,盆里炭火烧得正旺。
大夏天的,谁还烤火?
众人诧异,想到一种可能,心下猛地一跳。
他们猜得不错,乔嘉默默收走所有册子,往火盆里一扔,付之一炬。
火光迅速吞噬那些让众人眼皮直跳的罪证。
傅云英道:“皇上说了,诸位大人与社稷有功,都是忠心朝廷、关心百姓福祉的贤臣。此前海禁制度森严,沿海百姓迫于无奈,为求生计,不得不以身犯险,皇上深知民间疾苦,不忍苛责,只要那些海寇从此安分下来,踏实行商,皇上既往不咎。皇上尚且能宽宥海寇,何况大人们的家族只是曾和海寇有过往来,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众人呆了许久,才反应过来。
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却听傅云英又道:“只可惜,总有些害群之马,让皇上无法释怀。”
众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傅云英笑了笑,“为了平息民间百姓的怨愤,通倭之事不能就这么算了,皇上总还是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的。”
众人对视一眼,彼此用眼神交流。
汪玫官职最高,气定神闲,坐回桌旁,给自己倒了杯酒。
他知道傅云要做什么了。
解除海禁一事,朝中大臣漠不关心,因为这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从头到尾都是皇上和傅云这些人在忙活。
虽然目的达到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的人,永远想象不到地方上有多少手段来敷衍了事。
阳奉阴违都是一般的了,就怕他们趁机兴风作浪,破坏朝廷的布局,只顾中饱私囊,不管民生经济,最后弄得民不聊生。
皇上宽宥他们这些人,烧毁证据,他们也得做出点回报。
汪玫捻须微笑,“皇上仁厚,臣等必当竭诚以报。”
先用“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来激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抱负、野望和羞耻心,再用前途利诱,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们之前隔岸观火,不愿掺和进南边事务,如今不得不捂着鼻子往坑里跳了。
而一旦跳进去,轻易没法脱身。
皇上这是逼他们表态啊!
谁让他们都
喜欢老大是女郎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