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二出徐州是怎么回事呢?刘备二次被赶出徐州,《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说法基本相同。是说刘备还小沛后,“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英雄记》的内容还有一点补充,就是刘备的二弟张飞派士兵抢夺了吕布买来的马匹,刘备被吕布赶出了徐州,逃到了曹操那里。
三进三出。
刘备第三次又是怎么进徐州的呢?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后,逃到曹操那里。曹操待刘备很好,后来出兵帮刘备打败了吕布,替刘备讨回了老婆孩子。但并没有让刘备守徐州。此时的曹操也许是识破了刘备,也许是另有企图,曹操派他的爱将车胄守徐州,而把刘备困在了许都。后来,刘备寻得了一个机会逃离了许都,来到徐州。这次逃离许都《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交代的。“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然后刘备趁机杀了车胄,三进徐州。这些说法与《三国演义》大致相同。只是《三国演义》多了些演义的成分。
那么,刘备又是怎样三出徐州的呢?
这一次刘备真的惹怒了曹操,曹操趁与袁绍相拒官渡的间隙出兵徐州,夺回了徐州。刘备逃到了袁绍那里,张飞不知去向,关羽及刘备的老婆、孩子被曹操掳去了许都。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刘备曾经对张飞说过这样一句话,“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咋听起来,是至理名言,人不可与命争,但细想起来,认真去做,真的十分糊涂。你说,什么时候,刘备屈身守分过呢?再说,以待天时而动,刘备每一次而动都是以待天时吧。可是每一次以待天时而动,却都是亡命天涯。就拿徐州来说吧,本来,徐州就是陶谦送给刘备的,却被吕布占去了。曹操说帮他讨回徐州,名义上是讨回了徐州,却不让他守在徐州,把他当做金丝雀放在许都这个鸟笼里,使他只好装菜农弄块园子种菜,来掩饰自己过日子。因此,说刘备徐州窝囊,真是恰如其分。
五、许昌惊魂。
刘备被吕布第二次赶出徐州,在许都曹操那里呆过一段日子,表面上看,曹操对刘备很好。曹操“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实际上是各自心照不宣。曹操是想借此将刘备困在许都,刘备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此时的刘备是睡在三大火药桶中间,终日惊魂不定。
有那三大火药桶呢?
第一、曹操是明摆在那里的一大火药桶。表面上看,曹操对他刘备是礼之愈重,实际上,稍有不慎,刘备就会被曹操置于死地。所以,为了躲避曹操,刘备终日在园子里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和他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装痴卖傻。此时的曹操是揭开了保险盖的火药桶,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第二、董承是别在刘备身上的第二大火药桶。大家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有个衣带诏事件。董承是国舅,受汉献帝衣带诏之托,受命召集反曹力量。董承认为刘备是皇叔,反曹拥刘义不容辞,找到刘备那里,让刘备在衣带诏上署了名。刘备知道此时反对曹操,无疑是为难自己的性命,天下哪有能力与曹操抗衡?但不在反曹拥刘的衣带诏上签字,他那匡扶汉室的面纱就被人撕掉了,所以不得已,刘备只好在那要命的衣带诏上画了自己的名字。后来,衣带诏事件暴露,是在刘备离开许都之后,刘备不但躲过了一劫,日后与曹操相遇时刘备还以此为荣耀,说他是奉诏讨曹的。
第三、张飞是潜在的火药桶。刘备深知张飞的脾气,特别是酒后的脾气。说不定哪一天,一句话不慎,给他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刘备随时都注意提放张飞,当然,这提防还包括关羽。例如,关羽、张飞对刘备整天躲在园子里种菜就有意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就有这样的交代,“玄德预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一句此非二弟所知也,可见刘备的提防之心,由此便知,刘备居于许都的困境与不安。
大家知道了刘备在许都的这三大火药桶带来的隐患,也便知道了刘备在许都是何等的惊魂不定。
六、邺城避难。
刘备从徐州逃到袁绍那里后,其灾难也是接二连三地发生。
先是袁绍闻沮授言,刘玄德之弟关羽斩了颜良,袁绍令刀斧手推出刘备斩之。由于袁绍是个没主张的人,听了刘备的辩解,不但没有斩首刘备,反而责怪沮授,使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