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地方豪强。所谓豪强,要么是当地门阀大族,要么是土著大姓士绅。这些豪强要么身为州郡要职,要么以民俗压迫正法,能以宗族号令百姓,在州郡府之上左右当地民生。如今各州刺史,便是强如湘东王、邵陵王者,也要通过对其联姻施恩,甚至任命其为州郡要职,才能保地方无舆。
而在益州、宁州、广州、交州,这些边疆州郡,豪强势力更是远大过中央势力。有见识的正直豪强也许能有几分忠君爱民的念头,或辅佐国家治政,或护佑地方民生。然而大多数豪强却不过是地方恶霸,要么左右干扰治政,要么巧取豪夺,仗势奴役百姓。
就说这岭南地界,百越蛮族杂居,便有当地大族命部曲冒充蛮人打劫外地来客,官府无人能管,因为这些大族本身就是官。于是,来往各州郡的旅客,到了一地必要附上安路费给当地豪强才能保证旅途通畅,便是京中门阀的商队到了地方也得按着地方豪强的规矩来。交州李贲造反看起来是交州刺史萧谘官逼民反,而内在却颇多隐情。李贲家族正是交州豪族,他早年间的志向正如南朝有志寒族子弟一样,想投身仕途用满腹才学治政救民。世家子弟二十可举仕,寒族子弟三十可举仕。李贲便在三十岁那年,与志同道合的好友怀揣着理想,到了京城。辗转攀识了当时的尚书省吏部尚书,就是贵嫡外祖父蔡公,蔡公岂会理会这两个南疆无名寒族后生。便命属下随便给任一职,于是给了门郎一职,就是西小门广阳门的门吏。李贲在京城遭遇绝望和侮辱后返乡,又见交州主君萧谘残暴无德,这才激起了反志。若李贲仅是平民或寒士,便是遇到天大的不公,或怀着天大的野心也会无能为力。可他是交州豪强李氏的嫡系子弟,李氏在交州数代盘根,与当地另外几姓豪强联络有亲,一反俱反,这才掀起了国祸。如今年号百官俱置,已然是建立起了一个,而我们的大朝廷三年来遣将征讨无数,却次次铩羽而归。交州李氏并非是地方豪强中最强盛者,南朝五十三州处处都有更加强势的豪强。天平盛世,皇帝与藩王还能震慑。若国将有变,皇帝仙去,又将如何。
不过话说回来,豪强任地方官大多还会图治民生,因为他将地方当作自家,将百姓当作宗族。可若是外来委任的地方官呢,或门阀郎君,或寒族文士。这些人在地方都是过客,有的是为博得进身的名,有的是为了取得安身的利,有的不过是散淡生活的娱戏。所以,当地城池的破败,耕种的艰辛,民众的贫寡,与他何干,反正他只做三四年的主君。
若地方官都散淡无为,或者为名有为,倒也还好。可偏偏大多地方官却想在任内做一次地方皇帝。百姓将地方官称为父母官,为什么是父母官,因为直接决定他们的生死,裁判他们的有无。想打即打,想骂即骂。地方官是民之父母,也是民之主载,是高高在上的朝廷伸到民间的代言人。百姓看到的地方官,就是百姓看到的皇帝。百姓对地方官的感受就是对国家朝廷的感受。可南朝的太守内史们,是怎样为人父母的呢。湘东王司马鱼弘,外放历任南谯、盱眙、竟陵几郡太守。他曾亲口说,“我做郡君,所谓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人生短暂,就该享尽富贵。”盱眙、竟陵都是富庶之地,供养一位这样的太岁也还一时不能耗尽。可南朝贫郡还有更多的鱼太守们,他们横征暴敛,巧立名目盘剥百姓,没良家儿女为奴,无恶不作,俨然就是地方的皇帝和太阳。这些南朝的基石变成了南朝蛀虫,别说是木树,就是石厦,也能啃光。
皇室、门阀、高官、豪强,这些人本已是人上之人,却还要享受国法之特权。有爵者,无论王公侯伯子男,均可享有法制豁免权。有罪犯逃至爵府,有司不得进府抓捕。有爵有职者家族及门下部曲奴隶免徭役。买卖资货,不收或者仅收微薄市税。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占有国之大部良田土地,却不交或者仅交极少赋税。
南朝太平盛世五十年,积攒了如山的财富,却只有小部分是国财,大部分入了皇室、门阀、新贵、豪强的私囊。可就是那已经不多的国财,却还不是用做军费、民费,而是供养等数不清的爵位以及寺庙。说来可笑,被民脂民膏供养之人,俱是南朝最富之人。南朝数千所寺庙,个个圈地放债,屯粮蓄奴,却还要众民布施。若说南朝最金碧辉煌的建筑,可能连王府都要让位给寺庙。皇帝每次舍身赎回花费的万亿钱财,舍不得从国库中调拨,而是让贵族和朝臣捐款。却不知,建造一金银便是十个皇帝也能赎出了。
晋南王,您看清楚南朝的财、权、物都流向何处了吧。再肥壮的参天大树,也不够蛀虫啃吃。朽木驻空,虽死不倒,但只要有一指外力相加,便大厦
喜欢南梁旧事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