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0军进入杭州湾停泊地,11月5日拂晓第10军开始登陆。面对铺满海面的日本登陆舰和日军6个联队约万余人的先头部队,驻守在海岸线上的中**人没有一个人逃跑。金丝娘桥乡公所海防哨所10多人全部牺牲,白沙湾东司城一带一连守军大多殉国,全公亭海天寺留守的炮兵连也大多为国捐躯。
杭州湾的海岸是典型的所谓“软滩”,就是淤泥特别多,比起硬滩很不利于登陆。杭州湾的水文也非常复杂,更不利于登陆。可惜的是,和上海拍遣军登陆一样,又是汉奸组织了大量的渔民帮助日军上陆。即使如此,由于气候、水文条件实在恶劣,第10军上陆磨磨蹭蹭的折腾了好多天(人和轻武器上来了但重武器很久都上不来)。
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反登陆兵力不足、甚至可以说几乎空白对日军的帮助。杭州湾北岸共有10个沿海炮台,原本日军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但这10个炮台中,6个一发炮弹都没有。其他4个有炮弹的,只有两个打了几发炮弹,就被舰炮摧毁了。另外两个一发炮弹都没有打就全体被灭。11月6日到9日,三天日军已经上陆10万人(不过重武器很长时间都上不来)。
由于原来想着日军已无多余兵力,所以接到日军已上陆10万人的报告,钱大钧刚开始都不信。最后确认以后,委座非常惊讶,因为这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实际上江结時自从七七事变爆发以来,战略判断可以说屡次失误。首先他第一个判断就是日本现在不是打仗的好时候(他日记中认为日本此时“实无与我开战之利也”),因为现在是日本正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挣扎的时候。我真不知道江结時为什么会这样想,他难道没听说过第国主义国家最喜欢利用战争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吗?
因为这个判断,江结時坚信日本这次肯定是又想讹诈中国。再加上我们前面说过的西安事变以及对德械师实力有信心的影响,所以江结時决定这一次我们中国绝不再吃吓,反而我们要用强硬的姿态反吓回去。江结時相信,我们大马金刀的摆出坚决抗战的姿态,应该能够把敌人吓住,反将日本一军,让他来个骑虎难下。实际上近卫文麿通过宋子文转达的谈判意向,也使得江结時相信日本现在不想跟中国全面开战,更不可能进入损耗国力的总体战。
江结時7月16日的庐山谈话(就是那个“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著名谈话)本来是不是马上发表,起初江有一点犹豫。何应钦等人都劝江结時不要发表,以免刺激日本人。但江经过几天的思考,深信这个谈话能够把倭寇吓住,所以19日就发表了。
实际上到这个时候,江结時仍然没有醒悟,要不然他怎么可能不相信日军会在杭州湾登陆。我之所以前面说过非常丢脸,就是因为我们五年前淞沪抗战就是这样子败的,这一次还是这样败。而且还是经过了五年的准备而败,前一次怎么输,这一次还怎么输,您说丢不丢脸?
不仅如此,这还是在张发奎杨才声多次呼吁注意敌人登陆的情况下发生的。您说这不是江结時的责任那是谁的?事实上全军所有人都一直觉得浦东方向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大家就好像感觉有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斩下来。在这种恐惧之下,老江还是坚持把杭州湾北岸的兵力越抽越空,这实实在在真的是太让人觉得无语了。
再说说江结時迷信的英美相救,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江仍然还相信英美一定不会见死不救。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我们说过10月下旬江就决定我们要迁往重庆长期抗战,说明江已经明白上海不可能守住了。大约是在(淞沪会战的史料非常混乱)10月30日,江下达了部队的撤退令。当时白崇禧陈诚等人建议把部队撤到西边的国防线既设阵地上去,江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个撤退命令下达大概还没有超过一天,江亲自来到上海战地,11月1日夜里10点在南翔一家小学里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上,委座说11月3日九国公约国家要在布鲁塞尔开会讨论中国的投诉。委座强调这个会议对国家命运关系甚大,我要求你们做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支持一个时期,至少10天到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援。上海是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基地,如果过早地放弃,会使政府的财政和物资受到很大影响。
江要求全军重新回到阵地上去,再守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江最希望能守到11月13日,也就是说最好能守足三个月。这样就能让喊着三个月灭亡我们的日本,丢一个大脸。说穿了,淞沪会战在江看来,打得就是一场争气仗。
江之所以推翻前一天的撤退命令的原因很简单,中国在上海打这一仗本来就是打给英美看的。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自然要继续守住,否则干嘛打这一仗?说穿了,淞沪会战在江看来,打得就是一场表演仗。当时中国在国联的代表顾维钧,曾经明确警告江结時,不要对英美干涉存在不必要的幻想。但是我前面就说过,江的特点就是不符合他的理念的事情,统统不信。
实际上中**队当初退过苏州河的时候,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求88师留在北岸继续防守。后来88师师长孙元良觉得这样子算政治帐很无谓,不愿意全师留守,最后只留下了谢晋元带一个营留守四行仓库。
可以说,我认为这次南翔会议
喜欢杨家抗日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