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来而不往非礼也(二)
从落河县城的东城门出来,翻过三个山头,步行大约六七里的样子,从路弯处转出来,视野一下变得开阔起来。
绿油油的油菜地如两条长龙匍匐在静静流淌的落苍河两岸,一直延伸到了视野的尽头处。
领路的下人指着这一片望不到边的田地,脸上浮现出一种不明与有荣焉的骄傲:“二狗,你看,正个落河两岸,只要是你能看见的土地,全都是咱们杨家的…“
杨家的!
整个落河县都能排进前三的大户果然不是吹的,走出了杨府,陈平才更真实的感受到了杨家的富有!
陈平举目看去,缓缓流淌的落苍河面,零零散散的几只野秧鸡悠闲的在河里荡起好远的波纹,走得近了,秧鸡扑打着翅膀,或是夺天而去,或是扎进水里消失不见,好一派的田野风光。
杨家庄分散在缓缓爬升的落河东岸,阡陌小道如一条条的长蛇,莹莹绕绕的交织在进庄和出庄的四周。
田梗上毫无规律的立着几棵柿树,偶尔可以看见几个驼背的庄稼人背着竹篓行走在田野间,拉长的脖子,在明媚的阳光下扯出了好长好长的影子,好像是一个个背着山在行走的巨人。
顺着河堤上爬,缓缓走进庄子,可以看见稀稀拉拉的几缕炊烟飘飘渺渺萦绕在庄子上方,还偶尔能听见几声狗吠从村子深处传来。
孩儿在田野里追打着刚刚破茧而出的蝴蝶,陈平恍然,才发现春阳已经催开了早春的野花。
庄子的入口有一棵很大的槐树,带路的下人指着这棵大槐树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这棵树的槐花可以飘满整个庄子,好像是天女在散花,可是美着呢!”
杨家庄在落河县算不上大,也就一百多户,人口不到一千,走进庄子,脚下是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中间都已经磨出了一个个光滑的凹槽,踩在上面,莫名的有一种岁月的沧桑。
泥巴铸成的院墙挡不住视线,木屋连片的小院安静得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若不是偶尔能看见几个躺在路边上晒虱子的庄户,陈平有一种走进了太平间的错觉。
或许是看出了陈平的疑惑,前面领路的下人指着前面一个正在帮孩子抓虱子的庄户说道:“冬天的时候庄户们没什么事情做,动得少,还少吃些粮食,不仅咱们杨家庄这边是这样,别的庄子里也都是这样,等到农忙来了,庄子里就热闹了…”
“哦…”
陈平应了一声,眼睛在那一个个穷困的庄户人身上扫过:“咱们杨家这么有钱,怎么杨家庄的佃户们都这么穷,还要连饭都省着吃…”
领路的下人一脸的傲色:“春种稻谷,冬种油菜,一年就这么两季,一亩地最多也就能产个三百斤粮食?有四成的产出都还要交给主家,没被饿死就算不错了?就这,还要是咱们家老爷仁慈,皇家有三成的公粮是咱们家老爷来交的,别家的佃户还要交公粮,也没见饿死多少…”
“这…”
陈平有些无语了,土地是杨家的,公粮由杨家来交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说得没让佃户们交,还是多大的恩泽一样。
……
沿着小道弯弯绕绕,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二人便来到了庄子的中心。
和别的庄户人家相比,眼前的这座宅子墙高院深,里面更是别有冬天。
领路的下人介绍:“这里是咱们主家的老宅,以前咱们杨家在搬进城里之前,就是住在这里的…”
大大的重门上面上着一把很大很大的铜锁,据说除了一个每天负责进去打扫卫生的下人,其余的任何人都不能进里面去。
绕过这个大院,后面的半坡上出现一连片的草棚,咕咕咕的声音从这些草棚里传来。
陈平知道,这里肯定就是杨家的养猪场无疑了。
陈平不知道杨家所有的下人、伙计、管家之类的加到一起到底有多少人,弄得杨家老爷还煞费苦心的在这里建了这么大一个养猪场。
目光看去,陈平在心里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一连片的养猪棚,起码不下一两千平,这要是让到陈平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这么大的养猪场,一年的生猪出产量应该在六千到七千头左右。
当然了,这是陈平对这个时代的养猪情况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才造成了错误的估计。
这个时代,一头猪从生下来养到宰杀,是要整整养上一年的,这样一来,产量缩小到三至四倍,六千变两千。
另外,和这个时代的孩子一样,存活率是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是高门大户,生十个娃,能活上个三五个就算不错了,这要是普通人家,能有个两三成的存活率,就算是老天爷开眼了。
当然,像陈平的爹娘这种生了三个就活了三个的属于异类,不计入统计。
“侯二刀,这个是二狗,主家派过来养猪的,以后就归你管了…”
领路的下人来到猪舍边上没有进去,扯着嗓子吼了一声。
“哎呀,是七哥啊,快快快,这边来坐…”
直到此刻,陈平才知道这个给他领路的这个下人原来是杨七,比杨九在杨家的资历还要高。
连片的猪舍里面走出来了一个腰背粗壮的男子,这人脸上坑坑洼洼的,看起来有些渗人。
这人刚一出来,立刻就拉着杨七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两人嘀嘀咕咕的说了好久。
陈平亲眼看见,这个脸上有坑的男子塞了好大一块银饼子给杨七。
喜欢一等家奴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