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提要:寒浞杀了连立两帝的后羿,自己掌了大权,废杀了夏王相,而他也踌躇于立那个儿子的问题上,然而,他却不知,有仍氏的外孙少康即位,他会复国么?
少康这个人在正史上是相当有名了,因为他一生中就干了两件事:复位和改革。
首先谈一谈第一个问题:怎样复位?
之前,我们看一看当时的大势,从寒浞开始说起。寒浞自复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怎样治理好国家,也不是怎样改革夏启后期至中康时期的弊政,而是怎样使自己过得更好。这个问题搁到现在那是正确的,但是在那种公有制还未完全解体的时代那就是不对地了。
寒浞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也是比较厉害的,听起名字就知道很是,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寒浇(长子)、寒戏(次子)。我再换一种说法,那大家就有可能听得懂了。这两个儿子分别受封于过、戈两地,所以分别叫过浇和戈。这两个人对于寒浞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要团结一个打击一个,美其名曰:拉一个打一个。
古代帝王和现在的家庭中的老人一样,老人(亦可称之为当主)爱的大多数是小儿子,寒浞也不例外,他也喜欢自己的小儿子,也就是戈豷,这就是我说的寒浞集团灭亡的原因之一。
少康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可以一举复国,还可以免使外戚受欺负,他很顾家呀。
我们再看看寒浞所在部,看看寒浞有无什么打算。寒浞按说可以有所打算的因为他有一支忠于他自己的部队,他也取得了夏朝以夏民代夏政的合法地位,不像以前的有羿氏那样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可以随心所欲遨游天下。
正如徐志摩先生所说,“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也是寒浞的处境的写照,寒浞也不能遨游,因为他是怕被夏朝的流亡政府逮住杀掉,那样子不仅不能够尽兴,反而会丢掉一切的生命,正如一位哲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样生命也一样”。假如生命都没了,那你只能做一种人-----------死人。
寒浞的处境用两句名言描述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僚仍需努力”和“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前一句话是对于自己和大臣们说的,而后者则说明了自己的决心,。其实用两个字就可以说明寒浞现在的处境--------纠结。
寒浞下一个目标就是灭夏之残余势力,但他拥有的只是一个臣服的疆域还有两个本就矛盾重重的儿子。寒浞本来就不傻,他知道的很多,因为他明白他没有后羿的箭法,他只是用武力政变这种下三滥的伎俩杀害了后羿;同样,他没有夏禹如此高的威望,他连怎么治水都不知道。所以他做了一个令现在的历史学家和一些历史老师都大跌眼镜的举动-----躲在宫中享乐。唉,竖子,孺子!
在寒浞尽情享乐的时候,治下却乱了,两大势力你争我抢,打的了不敌了,这两大势力并不是流亡政府与“政府军”,这两大势力是谁呢?
首先这两大势力并不是为了推翻寒浞这个王八蛋而兴起的,其次也不是为了争权属于谁的问题而争斗的,而是因为三个字而争斗的,这三个字就是:继承权。
写到这儿,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家伙这两股势力到底是谁了吧。想必猜也能猜到了,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寒浞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对于寒浞的分量是不同的,这只是古代记载着的一种偏见,在这里,我要说寒浞是故意看轻长子的,他还是想让过浇即位的。而这两个家伙都不成器,别怪他们,他们的老爹一样不成器。
关于继承权的问题,最顶端的时代是在康熙时代,康熙有二十个儿子,但康熙最后临终之时才指定继承人,因为是秘密的订立所以只有少数人知道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从而爆发了康熙末年的一场争端---“九子夺嫡”事件。
这九子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原为示字旁,因计算机词库中无此字,故误写成言字旁,见谅)、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可以说,康熙这个家庭是最难管理的,而最初的王朝岂会好治理,看一看他们的战况吧。
过浇的大军虽少于寒浞的大军,但是他们获得了最有力的支持,可见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并发挥了作用;反观戈戏大军,由于戈戏并非嫡长子,所以兵士就会使些虚招子,所以最终的胜利应该属于谁,大家都会明白。
但过浇他们打着,少康也不闲着,他先利用反间计离间寒浞两个儿子的关系,可能是血缘纽带关系不强,两个兄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少康先帮助戈戏打败了过浇,过足了扶弱击强的侠客的瘾,接着他反手一掌打败了戈戏。
戈戏落荒而逃,紧接着与其兄长冰释前嫌,合兵一处,准备卷土重来,但在掌军由谁做的问题上有了争议,过浇仍然坚持“长兄即是资本”的原则,戈戏则提出了“有志不在年高”的口号。这俩孙子又吵起来了。
少康利用他们的不和,出奇兵,在山谷中夹击之,获敌头颅几百众,戈戏被擒,过浇被杀,二人皆未继位即战死,恨之不和。
这时的寒浞还沉迷在酒色当中,丝毫不知道他的两个继承人已经被革命队伍杀了,而复**队也打着他的旗
喜欢世界全史之先秦史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