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林斌很戏剧色彩的拍案,‘砰!’的重响之后……某人很意外的惊呼:“聂家那个……(旁边的陵子提示:他叫聂英)。噢……,你不是聂英吗?怎么站在这里?是酒菜不合口?”
聂英额头泛着黑线,他真的被无视了……
商人的本色就是权衡。聂英在细想聂家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得罪林斌了,怎么这么不待见?电光火石的细细一想,他十分肯定聂家没有得罪过林斌,“难道是因为匈奴的关系?”,他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匈奴才不被待见了,心里叫屈道:“咱生意人不管国事只管发财,你和匈奴有仇找匈奴人发去呗!”
商人还有一项绝活。那便是变脸!
聂英一改先前的平淡,他找到对话的机会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赞扬林斌过去的丰功伟绩,绝口不提林斌与汉国的不愉快。大肆口述林斌在塞外的每一场作战,那句“为我华夏一族立威”说的特别顺溜,再来一句“同是华夏一脉”,这不。双方立马就显得亲近许多了。
林斌愣愣地看着聂英在下面口吐莲花。原因他听不懂文言文,对那些含蓄的马匹是有听没懂。他见聂英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委婉、时而又哀叹莫名,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喊:暂停!
聂英瞧见辽部(汉部)的官员表情奇怪,自以为说错了什么?他略有些无辜地看着林斌,终于长话短说,露骨地表示仰慕林斌的威名准备了些许礼物希望能被笑纳。
这好像是一个开头,聂英一谈起礼物马上有人跟上,宴席成了献礼的场景。人人拿着一张礼单,你唱罢、我登台。礼物各有不同,相同的一句台词便是:“请您笑纳……”
林斌看着案几上厚厚的一整塔竹简、竹片、木片,再看看那一张张诚恳的笑脸,他脑海里突然浮现郑元过去曾经讲过的故事。
依稀记得郑元说什么法治和人治,大谈卫鞅(商鞅)变法的过程,其中就有一段卫鞅被秦孝公赢渠梁封为商君后百官送礼的场景。因为秦法有规定官员不得私相授受,也就是不能收取礼物,卫鞅拒绝了百官的礼物,不但拒绝还送交国尉府依法对那些送礼的人做出了惩罚。
郑元讲完后有问林斌一句话,他问“是否有逆人情?”,林斌细想过后回答“商鞅提倡法治,依法办事。虽然显得没有人情,但却是没有做错。”。如此……郑元以为林斌也是不要人治,当时还十分开心。
现在……
林斌仔细在想汉部的律法有没有限制不得收礼,这就照成奇怪的一幕,那些送礼的人眼巴巴地瞧着林斌,而林斌却是像极在发呆一直盯着礼单看。
有人怪诞的想:“嫌礼物太薄?不会吧!那些礼物就是拿到长安送给天子也不算薄了啊!”
想啊想,林斌十分肯定汉部律法里面有限制官员不能收礼这一项规定,而似乎只限制官员而没有限制王者,原因是现在的现状与公元前345年左右的秦国不同,局势又与春秋时期不一样,现在各国的国君都是有互相交换礼物的习惯,那么怎么规定君主不能收礼和送礼?
“还是不收比较好,几天前亲自砍了几个受贿的官员,现在收礼不是互相矛盾吗?让臣属不能收礼,自己却收?再则这不是代表国家送礼,是个人收受的问题,部下们会怎么看,平民又会怎么看?表里不一的事情咱不干!”
林斌的视线总算从礼单移开,他温和开口:“你们的好意……我接受……”
送礼者笑得放心,他们以致觉得只要肯收礼,那么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送礼送的贵重的人士暗想“这下能分一个大彩头了吧!”,礼物相对比较普通的哀叹:“难道永远要落大商贾一程?”
林斌的口风突然一转:“好意接受,但是礼物却是不能接受的,各位拿回自己的礼单吧。”
笑容僵在数十个人的脸上……
参加宴席的郑元爽朗的笑了,坐在郑元旁边的子泊也在暗暗点头,两人一致觉得法家来汉部发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不再犹豫,都暗自决定写信给相熟的法家信徒,力邀他们过来汉部发展。
不收礼在某些人眼里看来是那么的怪异,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认为林斌不收礼是想着更大的好处,都在细想自己能给林斌什么好处,接下来应该怎么和汉部谈买卖。
林斌心里何尝不是觉得怪异?他名声虽显,但是没有自恋到认为人人都该跑过来给自己送礼,近一段时间突然有那么多人眼巴巴、千里迢迢地跑过来巴结,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还没有想出原因出在哪里罢了。
“憩者珍馐满座,辛甚至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备酒待、贵客至,岂非乐哉!”
汉部所属立刻傻眼,他们瞪大眼睛瞧着林斌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他们眼里林斌就是一个文盲,能从林斌嘴巴里蹦出文言文纯属奇迹,没想林斌拒绝客人的礼物竟是能吟出那么一段七拼八凑,意思却是对头的话来。
“各位千里迢迢来到西林必然有事。汉部民风不提倡送礼,民俗也比较淳朴直接,各位勿怪。”
笑容僵在脸上的人们尴尬虚应之……
“我汉部讲求公平,不取不明之财,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如此。今日只谈笑、饮酒,来日自然有人会与诸君洽谈,一切都有明文规章,各位想要什么可以和官员们商议。”
听懂的人心里明了汉部不讲人情,一切都是按照规矩办事,郁闷人情
喜欢强汉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