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要调动一下大宋人搞发明创造的热情,他最初的想法是仿效后事弄个专利制度什么的。可后来他一想自己有点儿想当然了。专利制度必需有法律上的保障,想在大宋给那些大臣们讲明白专利是怎么回事,然后让他们通过专利法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光有专利法还不够,法律的执行在大宋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大问题的。相对于先前的朝代大宋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已经有着巨大的进步,制定了一系列的成文法,整个国家逐渐走向法制化。可要是奢望大宋能将专利法这样的法律执行下去那就太天真了。
专利制度行不通,包拯干脆来个直接的,在他名下的买卖内部搞成立专门的部门,如果有人搞出发明创造经过评审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评审在初期可以宽松一点儿,不求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技术,而是要培养大家发明创造也能发财的意识。
光在自己买卖内部挖潜包拯还不甘心,他决定将整个大宋的能人也利用起来。而利用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裸的用钱说话。
“公孙策你让那些负责评审发明创造奖励的人就在包氏钱庄的旁边买个门面办公。然后成立一个新买卖就叫包氏人才公司。”包拯觉得将自家的买卖集中在一起没准还能起到相互宣传的作用。
“人才也能买卖?”公孙策有点儿跟不上包拯的思路了。
“人才是巨大的财富,当然也就能买卖了。”包拯知道后世的猎头公司也是很赚钱的。
“那怎么个买卖法?总不能将那些有本事的人买过来,等有人要再卖出去。”公孙策觉得能够称的上人才的怎么也得是个读书人吧,把这些人买来买去朝廷也是不干的。
“不用那样干,公司开始主要是为我们自家的买卖招聘一些人才,那些我们不需要的可以登记在册,然后推荐给需要的人。不过这些都是附带的业务。这人才公司主要作用是收购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开始的时候可以在《东京日报》上发文章宣传一下,来个造神运动,报道有人因为一个发明而一夜暴富,将自己的发明卖给人才公司,获得了很多的钱,然后买房置地,娶妻生子过上幸福快乐生活什么的,老百姓最喜欢这样的故事了。这不光是宣传,如果是真有价值的发明一定要舍得给钱,真有人因发明而发财自然会有人将精力放在这上面来。即便是最后我们没买到什么能够马上使用的发明,也能引领一下大宋人搞发明创造的风气。这也算是我们投点儿钱对皇帝陛下一向宽厚允许我们发财的回报了。”包拯的想法就是搞发明的人在大宋很难靠专利发财,那就来个直接的自己也算是搞个风险投资,买来的这些技术没用的可能占大多数,万一有几件能够发挥作用,没准就会收回成本了。
“一个发明就能让人买房置地、娶妻生子,您给的价格是不是有点儿太高了。”公孙策一时还接受不了脑子一动就能得到一生富贵的这种想法,大宋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文人在读书写文的闲暇时光做为娱乐而搞出来的。娱乐可以发财那幸福也来的太容易了。
“科学技术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能够让大宋的能人将精力投入到发明创造之中花多少钱也是值得的。”包拯知道自己说的公孙策不见得全明白,更不会完全认可,这需要长时间的向他们灌输和用事实说话。
既然包拯说这钱花的值公孙策就不再说什么了。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事具体执行下去就行了。
包氏钱庄旁边挂着人才公司的牌子开张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人们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买卖。经过《东京日报》的一通宣传,人们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找工作的地方,包氏人才公司终于开了张,为包拯家的买卖招到了几个有用的人,还好这样的买卖也没有什么成本,公孙策才没有因为赔钱将这公司给关了。至于公司贴出的告示要购买技术更是无人问津,在大宋各家的技术都被当成秘密不向外人传授,而且人们对这包氏人才公司会不会拿真金白银出来买一些想法感到怀疑。
没办法包拯只好来了个自导自演让人拿一些现成的发明去公司卖,公司还给了可观的报酬,然后在《东京日报》上大肆宣传。这些报道引起了一些人的投机之心。在人才公司开始出现了一些人带着脑洞大开的想法来问能不能卖钱。当被拒绝后又大骂公司骗人。包拯命令公司对这些人给予了极大程度的宽容,只要是多少有点儿创意的想法公司都用少量的钱买下来。而对真正下了功夫钻研出来的成果开出了大价钱。看到真有钱可拿人们放下了戏谑之心,公司收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虽然仍然在赔钱,包拯却觉得这人才公司前景一片光明。
包拯在工作之余又多了一个乐趣,他让人才公司将收到的那些奇思妙想整理出来报给他,由于知道千年之后科学发展的方向,包拯在看这些大宋人的想法时觉得更有意思,有人完全是脑洞大开,想法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也有人的想法却真的找对了发展方向,在大宋被看成是无稽之谈的想法会被千年之后的技术所证实。
有些想法虽好,可要变成实用的技术却拯来说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如答应皇帝想办法的驿站运送信件的问题包拯还没有个解决方案。
包拯也一个人躲在书房之中苦思冥想,由于大宋严重缺乏马匹,想通过增加驿卒数量的办法肯定行不通。包拯头脑
喜欢大宋包三黑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