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恢的回答,出乎马超的意料之外,但他也不管李恢是怎么说的,只是按照马谡在剧本中的安排,勃然作色,拍了拍腰间佩剑,恶狠狠地说道:
“这是我刚磨好的宝剑,那你就说给我看看,如果其言不通,便请试试我这口剑利不利!”
李恢是读书人,走的也是武文双全的路子,武功可不算低,但他可不是用武力解决这件事情,对马超武力的威慑,毫不在意,反而笑着说:
“将军之祸不远矣!但恐新磨之剑,不能试吾之头,将欲自试也!”
马超当然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在不知内情人的眼里,自然是非常不妙,就假意说道:
“我手握重兵,能有何祸?”
李恢的武功,较之马超这种超级高手,相差甚远,可不敢言语太过放肆,激怒马超,把早就想好的说辞重温了一遍,才开口说道:
“吾闻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攻刘璋而得西川寸土,后不能制杨松而得张鲁之心;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李恢说的声情并茂,堂下的数十个校尉都已经动容,马超也假装顿悟,对李恢感谢道:
“先生之言极善,但无路可行,请先生教我。”
李恢说道:
“将军既然认为我说的有理,后堂埋伏的刀斧手,也可以退下了吗?”
马超挥手让那些手下退下,李恢才接着说道:
“刘皇叔礼贤下士,我认为他必成大事,故舍刘璋而归之。将军之父,昔年曾与皇叔约共讨贼,将军何不背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
马超假装犹豫未决,马谡在底下安排的几个托,马上站起来义愤填膺地喊道道:
“张鲁并不信任将军,听信谗言,提出所谓的“约法三章”,让我们进退不得,我等愿随将军投效明主刘皇叔!”
马超大喜,就当场拍板,同意投奔刘备。
他用眼睛扫了一眼帐内的数十个校尉,原来杨柏的几个心腹,都是愁眉苦脸,显然不太愿意跟着马超投奔刘备。
好在马超并不需要他们一起投降,按照马谡安排的剧本,马超清了清嗓子,对这帮手下小校说道:
“虽然我只有投奔刘皇叔一条路,但你们当中有很多人家眷都在汉中,投奔刘皇叔多有不便,因此,你们有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开,我绝不阻拦。”
马超在军中是一个神话,他的狠辣也是非常有名的,那些有心回到汉中的小校们都有些犹豫不决,害怕马超这是试探之语,到时落一个被杀的下场。
就在他们准备随大流的时候,有人出来了带头了,提出要回汉中,马超并没有阻拦。
陆续又有几个人出来离开,离开军帐要回汉中,杨柏的那些亲信,才有胆量离开。
这几个首先站出来的小校,自然也是马谡留下的暗棋。
马谡这次所谋甚大,在离开汉中之前,自然要有一些安排,留下一些暗手。
这些暗子回到汉中以后,大多数跟随杨柏的那帮心腹手下,通过杨家的运作,重新回到张鲁的军队,因为他们的能力出众,很快受到了重用。
还有个别人,在汉中故意透露了李恢的说辞,马超不得已才投奔刘备的真相流传出去,到处传言这是杨松公报私仇,用计陷害马超的结果。
张鲁听了这个传言,就把杨松叫过来,想要借这个机会敲打他,就责备他道:
“外面传言,马超投奔刘备是你公报私仇,陷害于他,你难道不想辩解吗?”
杨松能得到张鲁的看重,虽然经常贪赃枉法,依然屹立不倒,自然不是无能之辈,他料定张鲁不会真的怪他,就回答道:
“主公明察,表面上是我献的计策太过决绝,逼得马超投奔刘备,但也说明他早就有异心,留在汉中也是一个祸害!如果换成是我,就算主公逼得最狠一点,我也不会叛投他处。”
听了杨松这番话,张鲁内心有些感动,他也知道,杨松虽然经常贪赃枉法,但对他还是很忠心的,也替他背了不少黑锅,也不想敲打他了,一如既往的对他信任有加。
张鲁可不是刘璋那样的官二代,是他自己一手从刘焉手中割据汉中,自然不会是昏庸之辈。
他能容忍杨松这样的人存在,也是一种权术,一个有过错的手下,自然易于控制,而且随时可以拿出来背锅顶罪,他不会轻易舍弃。
……
……
马超放走了那些影响军心的校尉,重新整顿军马,得到将近三万人马,率军直过葭萌关,与马谡一起,随李恢径往成都。
刘备听闻马超领军将至,非常高兴,他希望马超的投降,能成为压垮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他对马超的投奔非常重视,亲自在成都城外迎接,接入中军帐中,待以上宾之礼。
马超很受感动,拜谢道:
“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马超的数万人马,来到成都城外的西门,引起的动静可不小,守城将士飞报刘璋。
刘璋惊疑不定,远远看到高高飘扬的“马”大旗,怀疑是马超兵马杀到,就想派人出城试探虚实,手下将领刘晙、马汉声称愿往。
刘璋令人打开城门,让两将各引一千军马出城到营前搦战。
喜欢马谡别传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