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百名辎重营青壮半个时辰的忙碌,堵塞住三丈多长城门洞的砖石麻包终于被基本清理干净,在这个时间段内,城头的清军在看到第一步阻击任务失败后,早就奉命转移到城内后散落在各个工事后面。
周遇吉早就通过兵部绘制的舆图对城门附近的工事有所知晓,就在青壮们完成任务撤离之后,正对城门的一门红夷大炮进行了直射。
一枚弹丸穿过长长的门洞,将一排麻包垒砌的工事打出了一个大缺口,工事后面猬集的清军弓手练惨嚎声来不及发出,就被弹丸击倒了五六个随后几十名盾手遮护着两架炮架上带着两个轮子的威远将军炮,行到了能容纳六七人并行的门洞口,十几名身着两层铁甲的掷弹手紧随其后。
这种身架粗壮的炮车可以由一个壮汉推车,两人用绳索于车前牵引前行,样式与后世农村那种手推车相似,只不过形制上更加简单。
这就是军器监根据台湾战役后,明军缴获并送到京师的荷兰人的炮车改进的,使用的火炮变成了短身管大口径的臼炮--------威远将军炮。
最为重要的是,军器监成功仿制出了开花弹。
经过对荷兰人留下的开花弹拆解后,军器监的工匠逆向推研数月,终于研制出了属于大明自己的开花弹。
开花弹的难点在于引信所用的慢燃火药以及如何引燃引信,必须有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这第一个难题是火药作坊内一名叫王顺的匠人给解决了。
王顺家数代都与火药打交道,因为生计困难的缘故,他的父亲经常私自制造火药,用于制作年节时燃放的药发傀儡(烟花)所用,王家制作的药发傀儡因为花样繁多、而且施放安全的缘故,深受大户人家的喜爱,而药发傀儡引信里用的就是与炮弹引信类似的慢燃火药。
正是王顺灵机一动,想到了药发傀儡升空后才爆炸的场景,于是将制作慢燃引信的法子讲了出来,实验数次之后虽然奏效,但绵纸引信容易出现从尾部就燃烧的问题,这可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后来有一名精擅木工手艺的匠人冯六子提出了用木管引信替代绵纸引信的方法,经过测试之后效果非常好。这个法子不仅解决了引信易燃的问题,还顺带解决了炮手点燃引信后再把炮弹塞入炮膛,从而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木管引信的结构大体上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内装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从火炮手册里查出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再按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
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射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经过多达上百次的实验后,威远将军炮配开花弹的技术终于稳定了下来,随后朱由检下旨,兵部订制了五辆炮车送到了前线,用以检验实战中的效果。
为了表彰王顺和冯六子的巨大贡献,激励更多的工匠投身到发明创造的行动中去,朱由检除了下旨奖励全体参与研制的官吏工匠一千两纹银外,还特别奖励王顺、冯六子每人一千两银子的巨款。
这件事在军器监乃至整个朝堂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之间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对此都议论纷纷,但除了军器监的人之外,几乎所有的朝官都对朱由检的举动表示了不满和反对。
在这些官老爷眼中,那些贱如草芥的匠户从事的就是自己的本职,而且在皇帝大幅度提高工匠待遇后,有些匠人家庭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自己这种朝廷栋梁之才,这次为何还要用如此巨额赏金来奖励他们?
朝堂的重臣们对朱由检重赏工匠的行为大多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虽然也有不少人上本对此事表达不满,但都被朱由检留中不发。
没用一个月,在国人忘性较快的本性下,这件事也就无人再去关注了。
这次操持炮车的不是勇卫营和京营的炮手,而是换成了军器监中专门试炮的士卒,这些人对于各种口径及规制火炮的操纵熟练无比,甚至比那些葡萄牙教官还要熟稔几分,整日在军器监中试射,操炮对这些人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到达城门入口处,炮车停了下来,炮手和装填手手脚麻利地将发射程序准备好,随后有人吆喝一声,前面遮蔽的大盾纷纷移开后撤,耳朵里塞着棉花的炮手点燃了发射引信。
“咕咚!”
威远将军炮发射的巨响声在城门洞中引发了久久不散的回音,一大股黑灰色的硝烟弥漫开来,然后在南风的吹拂下向着门洞内涌去。
圆形空壳内装满火药的开花弹呼啸着掠过六七丈长的门洞,在刚才红夷大炮轰出的缺口处落地后向前骨碌碌滚动了数息,就在工事后的一众清军侥幸中带着疑惑时,开花弹猛地炸响,薄薄的铁壳被火药巨大的张力炸成无数碎片后向四周飞溅开来。
黄色的尘土伴着黑灰色的硝烟弥漫开来,紧接着残肢断臂东空中噼里啪啦的落
喜欢崇祯八年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