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右侍郎吴甡、驸马都尉巩永固、东宫典玺田守信、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练使张家玉、中军官佟定方、还有参谋司的几大参谋,一众文武,浩浩荡荡,随行左右,簇拥着朱慈烺向城门而去。
在京的所有勋贵、文武百官都来送行,当太子上马离开时,所有人都是躬身行礼。
等太子远去后,众人直起身来,表情各不相同,有人期待,有人忧虑,在祭台之上,远望儿子离开的身影,他内心的孤独和脆弱,终于是忍不住的表露出来。
不知不觉中,崇祯帝的泪水已经打湿了眼眶……
大军出征,从承天门到西北角的德胜门,沿街两行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当京营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街道上铿锵而过时,有百姓们齐声高喊:“陛下万岁!京营威武……”
朱慈烺由五百武襄左卫护卫,紧随在三千营之后,不过他却没有走德胜门,而是径自从正阳门出城。在正阳门外,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等候他的检阅,那就是由五城兵马司百户孟文龙率领的工兵部队。
原本,朱慈烺兴修北郊水利只是为了增加灌溉率,同时也是为数万灾民开一条活路,不想这两个多月下来,他发现孟文龙颇有点能力,将水利工程现场治理的井井有条,原本一窝蜂的灾民也懂得了一些军中的纪律。而大军在外,需要相当的民夫,尤其修筑工事挖掘壕沟之类的工作,基本都是民夫承担,与其使用毫无组织的民夫,倒不如使用这些在北郊水利已经积攒了相当经验的民工,因此朱慈烺令孟文龙从七千民工中选出一千精壮,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工兵部队,随大军前往开封。
至于北郊水利,由剩下的六千民工继续完成。
此时一千民工穿着统一的服装,扛着铁锹锄镐,背着铺盖卷,在正阳门列成一个整齐的队伍,还扯了一面大旗,上面写了一个“工”字。
在北郊为民工时,他们只能吃饱饭,没有一分工钱,现在变成工兵,随大军出征,每人每月可领一两五钱的军饷。其间的差别可谓是天上地下,虽然随军出征有很大的风险,但想到每月一两五钱的银子,民工们的心气还是很高的。
孟文龙带着五十名原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站在队伍的最前列,等候太子检阅。
朱慈烺纵马来去,环视一圈,很是满意,一挥手:“出发吧!”
“得令!”
孟文龙翻身上马,率领工兵营开拔。
工兵营将和左柳营一起行动,不为征战,只为部队挖掘工事。
除了工兵营,在正阳门外等候太子,为太子壮行的还有汤若望、毕懋康,宋应星,薄钰。此外,东宫詹事府的属官在少詹事项煜和左庶子马世奇的带领下,列成两行,也来为太子壮行。
对于太子领兵出征,马世奇是极为反对的,昨天有清流纠集了在京的一些士子举人,在宫门前跪拜,请求皇帝收回成命。马世奇就是其中一员,不过圣意坚决,他们也没有办法。今日太子出征,马世奇心底里是不想来的,但身为太子属官,他不能不来,此时见到太子,他一句话不说,只是板着脸行礼。
对于大多数官员反对他亲征的心情,朱慈烺很是了解,同时也很是不在意。
文官反对国本涉险的心理,不能说完全不对。
不过如今情势下,他这个大明太子如果不涉险,开封之败怕就是无可挽回啊。各中道理,他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文官们执意捂着耳朵,他也没有办法。
朱慈烺在正阳门外最后一个见到的人是葡萄牙商人曾德昭。
三个月前,朱慈烺和他签了购买欧洲板甲的合同,交货日期定在了明年,不过其中五百具的样品要在五月初交付,曾德昭紧赶慢赶,将澳门和印度果阿的存量板甲搜刮一空,终于是凑够了五百具,然后通过海运,几乎是掐着时间送到了天津,又连夜运到北京,正赶上太子殿下带兵出征。
检查过板甲质量,朱慈烺表示满意,随即将板甲全部装车,运往军中。板甲是新式物件,大明将士还不会穿戴,且板甲也容易毁损,因此曾德昭派了五个澳门匠人随军。
一起安排妥当,朱慈烺率军离开。
“祝太子殿下马到成功,早日得胜归来!”
声声祝福之中,朱慈烺回头再望一眼正阳门,望一眼巍峨的城墙,这大明的帝都,心情不由就澎湃了起来,三个多月的努力,一百多天的艰辛,大明的成败,就在此行了。又看随在身边的文武,远望大道上向南而行的齐整大军,心中豪气顿生,忍不住吟诗一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一甩马鞭:“走!”
马蹄滚滚,踏起的烟尘淹没了众人的眼目,再睁开眼时,太子身影早已不见……
广宁。
自从天启二年明军战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之后,广宁就成了建虏的地盘,广宁地理位置重要,与辽西比邻的蒙古各部要想和明朝联系,非通过广宁不可。建虏夺得广宁,等于是切断了辽西蒙古部落和大明朝的联系,此后各部落倒向建虏,跟此有莫大的关系。
关宁曾经是大明重镇,现在亦是建虏在辽西最重要的军事堡垒。
为防谍,汉人是不能进入广宁城的。
但建虏又不能不和汉人做生意,于是便在广宁城西二十里之处划出了一个名叫“王家集”的市镇,专门供山西商人在此歇脚
喜欢崇祯十五年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