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望月长云又拿出了一套精致的茶具,用自带的水一一冲洗干净……边上的茶农看到他们出来游玩,竟然连水和茶壶都是自己带着,就觉得这户贵人出行的时候,派头简直是大得没边儿了!实际上沈墨倒并不是非这样不可,望月长云之所以这么做,大体上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漫说是外面的器具和水未必干净,也暂且抛开有人下毒的因素。
就算是碰巧赶上哪口井的水比较“硬”(含矿物质比较多),统帅喝了肚子疼一阵,那也是她们的失职。
眼看着水即将烧开,沈墨示意望月长云将水壶提下来,让水稍微晾凉一点。
这时,他才笑着来到了茶农媳妇儿的铁锅前,从里面抓出了一把刚刚杀青的茶芽,回身放到了茶壶里……这一下,又弄的那位茶农是满脸惊愕!要说沈墨这种喝茶的法子,几乎在宋代都很少出现。
一般在世家大族吃茶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是将干透的茶叶磨成茶粉,之后再用水冲调,用竹帚打出泡沫来之后才可以饮用。
正所谓:“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这首欧阳修写的诗,就是宋代饮茶时的“点茶”法的真实写照。
这里面的“乳花”,实际上说得就是手工打出来的细致泡沫。
不过沈墨身边的人却知道,他们这位统帅平素喝茶的时候,却是喜欢用热水冲泡。
这其实是沈墨后世养成的习惯,他可不喜欢喝茶跟喝米粥一样,粘粘糊糊的往下咽。
不过因为统帅喜欢,所以这种饮茶方式也在通州大行其道。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其实也是避免不了的。
而沈墨今天这个喝法,却比直接冲泡茶叶更离谱!实际上他刚刚放到茶壶里面的茶叶,才刚完成了杀青,并没有炒制成成品茶。
但是沈墨心理却清楚,其实茶叶炒制是为了防止霉变,和便于运输的原因。
要说到真正味道好的茶,莫过于刚刚杀青的鲜嫩茶芽为最。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绿茶而已,并不包括红茶等发酵类的茶品。
在这期间,沈墨还特意让水温下降了一点,以免过高的水温会破坏茶香。
实际上以这种新鲜的茶芽而言,水温甚至超过八十度都不合适。
随后沈墨索性自己动手,他提起水壶甩去了壶嘴里的水,然后将水冲入茶壶中。
等了片刻之后,他又用茶盏斟了一盏茶,重新倒进壶里,“砸匀”了整壶茶。
之后他才将茶壶交给了望月长云,让她斟满了一排茶盏,招呼大家都过来吃。
这时当张嶷如和莫小洛一端起茶盏来,便觉得一股清淡悠远的茶香,在杯口上飘荡如雾。
才浅缀了一口,两位美女便楞了一下,随即她俩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一片惊奇!这茶刚刚一入口的时候,只觉得似乎有些淡而无味。
可是当徐徐咽下时,便觉得一股清新灵透的茶香,似乎淡淡的萦绕在自己的喉头。
等到一口茶饮下去之后,她们才觉得齿颊留香,满口甘甜。
不但精神一振,就连眼前似乎都清亮了许多。
此时的张嶷如不由得心中暗自赞叹,像是老师这般饮茶法,倒是比吃大酱汤一般的点茶,更要清新淡雅百倍!真难得她这位老师,怎么会懂得这么多?
……这里还要顺便提一句,“杀青”这个词,原本就是茶叶行业里的专用术语。
说的是将新茶采下之后,用铁锅的热量将它的水分蒸发出一部分的意思。
可是后来却被别的行业给借用了,以至于人们甚至忘了它本意。
等沈墨亲手弄出来的这壶茶,被大家每人吃了一盏后,大家都长长的松了口气,觉得周身通泰舒服。
在这个小小的山谷里清风徐徐、凉爽宜人,景色优美,又有这般的好茶!这时大家的心中,都生出了一股舒适惬意之感。
在这之后,长云看着这壶茶将将饮尽,于是她问过了沈墨,又在炉子上新座了一壶水,准备给茶壶里续水。
随即,沈墨也笑着跟茅草棚里这茶农一家聊起天来。
……等沈墨一开口,在这家茶农看来,无非是有钱人家到此地闲话桑麻,跟本地农户随口聊天罢了。
可是他身边的众人听了两句,却是立刻醒悟。
原来统帅正借此机会,了解本地茶农的家境和生活。
等他们聊了两句,沈墨才知道原来这位茶农家里有三亩半茶园,种的正是此地有名的好茶“剑门白毫”,难怪沈墨喝起来齿颊留香。
这三亩半茶园,每亩一年都可以产出百余斤茶叶。
不过能多卖银钱的顶级白毫,却是采摘得最鲜嫩的茶芽,数量却是极少。
在他们说话的当口,望月长云又给沈墨的杯子里续上了一杯茶。
这时的沈墨刚刚端起来,就看见茶农的小女儿正站在他旁边。
小姑娘两只大眼睛亮晶晶的,忽闪忽闪的眨巴着,好奇的看着沈墨。
“你要干什么呀?”
这时的沈墨知道,自己引起了这个五六岁小姑娘的兴趣,于是他轻声细语的向着小姑娘问道。
听着他说话的口气,就和对待自己的女儿龙小花童年的时候一模一样,弄得周围的人也都忍住了笑意。
此时这小姑娘看着沈墨手中的杯子,只见上面洁净细白,里面淡绿色的茶汤清澈无比。
这时的小姑娘笑着向沈墨问道:“客人,我家的茶
喜欢南宋第一卧底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