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两篇文章,在声调上都很讲究。
在思想内容上,它句句递进,都言之有物,情感也表现得十分到位。实是两篇十分难得的八股文。
难得的是,他们都出自出一人之手;更难得的是,它们是在府试这种高压考试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写成的。被誉为八股文扛鼎之人的周东平都不一定能写得出来。
李一同认为,这样的文章不能评为案首,那是天理不容。
第304章比下他
听得李一同这话,周东平不但没有欣然赞同,反而沉默着,眉头皱成了一团。良久,他朝后挥了挥手,示意李一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一同不解他是什么意思,不过这里是考场,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只得后退几步,坐了回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一同发现周东平表面上望着考场上的那些案首,眼睛却时不时地瞥向自己面前的文章,紧皱的眉头就一直没有松开,他发现自己完全不能理解周东平。
周东平做县令十年,做学政五年,做知府两年,这十七年来几乎年年做监考官,李一同与他一起四处任职,看过的考生的文章不计其数,深知在考场上能发现像杜锦宁这样水平的文章,那只能用走运来形容。难道周东平看到这两篇文章还不满足,还想再找一篇比这更好的八股文不成?
或者是因为这两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在某些程度上超过了他,所以他心里不爽,妒贤疾能了?不可能啊,周东平向来不是那等心胸狭窄的。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没等他多想,另一个考生就拉了铃,然后被差役领了过来交卷。
周东平一见此人,一直阴沉的脸色一下子晴朗起来,笑问道:“吴语谋,福兴县人?”
“是的,大人。”吴语谋恭敬地行了一礼。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试卷。
李一同也起身,走到了周东平身后,与他一起批阅起试卷来。
府试六七千份试卷,周东平不可能一个人批改,可以请自己的师爷一同承担。师爷是跟东家一体的,福祸共担,共同进退。因此这做法也是官场上默许的。
看了一会儿,李一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草草把第二篇文章看完,他抬头看了吴语谋一眼,便退回去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这吴语谋他知道。
府试不是小事,不光这些考生们要提前做功课,他们这些监考官也要对考生提前做功课。本地的考生有多少,外地回原籍考试的考生又有多少。而这其中,从文风昌盛的地方回原籍考试的官二代或官三代又有多少。各地县案首的大致水平如何。他们对这些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古代农家日常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