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两种题型的数量……
杜锦宁抬头看了严松涛一眼。
严松涛既选了那三人去出题,其中必有一人或两人是他的人。光看这题型的数量就知道了。
这大宋国,虽说也学算学,但对算学明显不够重视。所以历来县试的题目中,算学会占一定的分值,但在这张卷子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两成,其余八成是墨义。
但她面前的题目,却跟县试时的比例大不一样,算学占了差不多有四成。严松涛吃相这么难看,难道就不怕大家对他有看法么?还有,他难道没听说她参与了关嘉泽与梁先宽上次的比试,算学很厉害?
不过无论是墨义多还是算学多,这个试题怎么出,她能力摆这里,就都不怕。
趁着斋夫去催题的功夫,她早已磨好了墨,此时提笔沾了沾墨,便写了起来。
这段时间她背的可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便是连对它们的释义与注疏都一并背了。而且她的思维是成年人,后世又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各种影视、网络渠道,她所听过的、所看过的,便是像齐伯昆这样年纪大且经历丰富的老人都比不上。
同时,她又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的,对于整个封建统治的利弊,以及历朝历代出现的学说,统治者如何利用这些学说来进行思想统治,因为记忆力超群的关系,只要她所涉猎到的,即便不是很精通,至少都有个大致的印象。
也因此,她对于四书五经上的东西,比一般人都要理解得更加透彻和深刻。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学习释义与注疏,就更如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了。
墨义对她而言,即便出得再深,也不在话下。
屋里的众人为了不打扰她,都不出声交头接耳,只各自端坐于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品茶。无聊之下,目光自然都落到杜锦宁身上。
先前的帖经,因为杜锦宁的记忆力好,她能一气呵成,成绩优异,大家心里还有个准备。可看现在做墨义,她仍然提笔就写,而且根本不加思索,严松涛和严岑对视一眼,目光中都露出得意的神情。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聪明的人,总自以为聪明,于是自大,容易骄傲。看这小子的做派就知道了。就算他再聪明,仅仅跟着关乐和学习一个月的时间,能把四书五经背熟就不错了,难道连墨义题都能轻松应对不成
他不是神仙,自然不可能做到。
袁修竹则拿目光去询问关乐和。
喜欢古代农家日常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