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这样,孔子孟子荀子,微妙的是这三人都不曾见过前一代,虽然理论来说孟子和荀子应该有一段重合时期,但是历史没有留下两人见面的记录,这是个谜团。
孟子继承的是仁这一块,荀子是礼,然后从礼又进一步发展,他是属于实用主义者,就是你这个教派的东西很有道理,和我儒家没有冲突,可以糅杂一点进来。
三位儒生的时代不同,学说也会受到时代影响,但总体来说荀子的时代更有思维冲击力。
尤其是秦国。
秦国对于儒生的三观其实有很大的冲击力,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是治国思想,而秦国的治国之法是以法、还是严苛到极点的法令来治国、而且非常得不尊重人命(无论自己人还是敌人都不尊重)。
这在儒生看来绝对是错误的,偏偏秦国成功了,虽然还不至于让儒生对自己的理念推翻,但是动摇是肯定的。
这就好像你坚持勾股定律可以解开三角函数,然后你美滋滋得写了一堆解题过程,虽然最后没能解出来但是自我感觉还有一步之遥,然而秦国告诉你老子用尺子量也能解出来一样,最后他居然还拿了个满分一样。
简直是天大的打击。
所以在战国末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实用主义。
荀子的思维如此,吕氏春秋的思维也是如此。
他们会更加包容,也不再像诸子百家时期彼此anti到极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反而开始彼此融合。
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思想就和我们现代的思想一样,大家的很多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动摇的,甚至你有可能同时接受到两个相反的思维,今天刚被这边说服明天就被那边说服。
而你去看别的朝代,在思想上基本都是继承传承,很少有人站出来1v无数人说:我觉得圣人的话是错的,正确的是嘚啵嘚啵嘚啵,千百年来真是掰着手指头能算得出来的几个人。
最多也就是在之前的思想上再开花很少有推倒重来的。
中国现在就在第三次思想变革中,所以现在想一想,自己随便写下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后人朗读并且背诵全文,亦或者是某某学派的灵感来源,甚至有可能在n年之后被称为祖师爷,是不是有些酸爽?
这待遇可不多有,也就四五千年一次吧。
所以勇敢的少年们,赶快拿起笔给后代人增加负担叭。
第158章 战国风云(11)
吕夫人和这位名唤尉缭的年轻人一番寒暄后惊喜地发现这郎君言之有物, 礼仪谈吐无一不佳,再一打听,原来尉缭师从如今的大家荀况。她面上不动, 心里头却有了想法。
待到吕不韦夜里归来后她便将今日之事告诉了自家夫君,一并将打算说出征询他的意见。
吕不韦今天一整天都在舌战四方, 硬生生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平阳侯的幕僚们逼得一言不可发, 目的达成一半心情正好,听闻夫人之意, 当下便拍板应了。
“不韦今日的收获倒是比不上夫人。”吕不韦笑着捧起了吕夫人的双手如此调笑, “我们安儿若能得此良师, 可谓大善。”
“倒也不是我。”吕夫人抽出一只手来点了点在堂内午睡的儿子,“那可是你儿子自己找回来的。”
吕不韦的表情丝毫不动,“那也是夫人之功, 咱们安儿这般聪慧,一看便是夫人生得好也教得好。”
被吹了彩虹屁的吕夫人闻言挑眉,她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夫君半晌, 似笑非笑道:“夫君今日……可是有什么要同妾说的?”
吕不韦表情略僵。
自己夫人自己了解,吕夫人出身书香之家, 温柔是真的温柔, 但脾气却也不小,手段也不弱。
吕安出生后几年不开口, 吕家没有任何反应和责难固然有吕夫人嫁过来之后就跟着他们受苦的原因,另一个也是吕夫人手段高超之故。
老太爷和老妇人心疼她这姑娘嫁过来之后丈夫转入商籍,觉得有些骗婚之嫌,对她极是宽宥, 但吕家的几个小叔子小婶子可没这想法。
吕不韦长期不在家,吕家风气再好也免不了一些腌臜事, 吕安却被自己的母亲护得好好的,这一切吕夫人不会同吕不韦说,但吕不韦心里头亦是知晓。
同样,吕夫人也知道吕不韦这几年没有生孩子也是在无声地表态支持,一旦吕不韦有了第二个孩子,哪怕是和她生的,吕安的地位都会受到挑战。
有些话在夫妻间不必说明,这是他们对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虽然聚少离多,但聪明人之间交流总是带着几分默契和了然的,譬如现在吕夫人就能从吕不韦那微妙的态度中看出男人的底气不足。
她慢慢地挑起了一边的眉梢,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见状,吕不韦干咳一声,遂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同夫人说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赵姬怀孕了。
怀的当然是异人的孩子。吕不韦一年多未归,归来后也没有同赵姬同房过,这一点异人十分清楚,他再糊涂再想讨好吕不韦也不至于做出混淆赢姓血脉之事。因此虽然讨了赵姬回去,却是在赵姬葵水结束后方才圆房。
也因此他向吕不韦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吕夫人照拂一下赵姬。
异国他乡,异人没有孩子,他也没有同母弟弟,对妇人间的事情搞不清楚,在这时聘请此道之人也难说放心。此处在敌后方,焉知赵人是否会混到他们身边来加以谋害?而皇权的传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固,如果
喜欢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dmshu.win),耽美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